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本地 >

在瑞典的求学时光(走近非热门留学国⑩)

2022-12-15 08:53来源:网络本地 0人已围观

摘要瑞典吕勒奥理工大学的博士生李宋玉有同样体会,他说:“我在瑞典北部,河流、湖泊、森林随处可见,生...

原标题:在瑞典的求学时光(走近非热门留学国⑩)

刘明智(左一)和实验室组员合影。受访者供图

徐红婷(左一)留学时和同学合影。受访者供图

瑞典位于北欧,首都斯德哥尔摩。在高等教育领域,有斯德哥尔摩大学、乌普萨拉大学、瑞典皇家理工学院等,吸引中国学子前往深造。他们在瑞典的留学体验是什么样的?本报记者采访了几名中国学生,听听他们的留学故事。

专业突出 环境宜人

刘明智是瑞典卡罗林斯卡医学院的一名博士生。“申请出国留学时我想学生物医学,一位朋友推荐瑞典的卡罗林斯卡医学院,我便仔细查询,得知该学院是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颁奖委员会的所在地,我的兴趣一下子提了起来。”

刘明智说,进一步了解后,他被学校的硕士课程设置吸引。“在两年的学习中我们有3次去不同实验室做项目的机会,可以充分学习不同实验室的技术和方法。事实证明我的选择是对的,经过轮训,我发现了自己感兴趣的科研方向,课程结束后继续攻读博士。”刘明智说。

“瑞典是我申请留学时的第一选择。”就读于瑞典皇家理工学院的徐红婷说,“我的专业是建筑学。我很喜欢瑞典在建筑学领域对于可持续理念的重视,想来体验这里的城市环境,收获前沿的理论知识。除此之外,瑞典的自然环境迷人,夏天满眼都是绿色植被,生机勃勃;冬天则一片雪白,还能看到极光,这也是吸引我的原因。”

瑞典吕勒奥理工大学的博士生李宋玉有同样体会,他说:“我在瑞典北部,河流、湖泊、森林随处可见,生态环境极佳,符合我留学前对北欧自然风光的想象。吕勒奥市人口较少、城市规模小,居民保持较慢的生活节奏,远离喧嚣,我乐于体验这样的生活。”

此外,当地发达的工业为高校与企业间的科研合作带来了便利。“本地工业以林木、机械、冶金、采矿等重工业为主,自动化程度高。吕勒奥理工大学和当地企业共同组织专业项目供学生参与,教学环境灵活高效、实践性强,我认为能学到许多东西。”李宋玉说。

享受生活 高效学习

“享受生活,高效学习,这是瑞典学生的鲜明特征。”刘明智说,“瑞典同学会特地为遛狗、聚会、旅游等事宜请假,起初我有些难以理解,后来我得知瑞典人认为享受生活是一件很重要的事。然而,这和热爱学习并不矛盾,在没有课程安排时,学校图书馆里常常座无虚席,有时连附近餐厅也坐满了读书的同学。”

刘明智说:“卡罗林斯卡医学院里有不少攻读博士的医学生,他们既要临床学习,也要做科研,学制比我更长。有时我们会一起上课、做实验,他们的学习、工作效率都很高,让我十分佩服。值得一提的是,我和几名同学曾同时做某一疾病的研究,这期间我们互相分享课题进展,展开高效合作,大家干劲十足,把时间和精力都扑在科研上,身在其中,我备受鼓舞。”

李宋玉提到,在瑞典的学习氛围灵活、自主性高。他说:“我的专业课程安排不会特别紧凑,学校鼓励学生自主规划学习任务。同时,需要书面考试的课程较少,以项目实践为考核标准的课程更多。此外,我的导师平易近人,有时下班后他会和我们几名学生一起放松游玩,我们更像是朋友。”

“留学生活快乐充实,我每天都有新的期待。”徐红婷说,“我喜欢规律的生活。一般而言,周一至周五,我都有课业安排,学习压力不小。到了周末,我会和同学聚餐聊天。课余时间我拍了一些记录生活的视频上传到网络,把时间留给自己喜欢的事。”

参加活动 交流文化

李宋玉对当地仲夏节印象深刻。他说:“仲夏节是北欧国家的传统节日,篝火晚会是节日的重要内容。有一年节日时,我和导师来到当地的老城区,这里保留了不少中世纪风格的建筑。黄昏时,人们汇集在城市广场,点燃了巨大的篝火,大家围绕着篝火载歌载舞,置身其中的我感到既震撼又兴奋。”

“值得一提的是,‘Fika’在瑞典文化中指下午茶时间,它的涵义更广,人们通过Fika活动聚在一起,对话聊天、增进感情。”李宋玉介绍道,“学校每周五的Fika时间很特别,系里所有人包括教授、讲师、学生轮流准备手工点心给大家分享,要是手艺不好就去超市买,每个人都会参与,很有意思。”

刘明智说,来瑞典4年,跨文化交流必不可少。“印象深刻的是有一次和瑞典同学交谈时,我引用了《论语》中的‘言必信,行必果’来阐述言行一致的态度。”刘明智说,“对方很称赞这句话,并对两千多年前就有人探讨并践行这样的道德准则表示惊讶。这次交流让瑞典同学对中国文化产生了兴趣,后来一起工作时我们还讨论了中瑞、中欧间文化的异同,加深彼此间的了解。”

徐红婷在瑞典上学时参加了一些展现中国文化的活动。她说:“我曾参加在斯德哥尔摩举办的春节联欢晚会,当时和几名同学一起表演了古典舞;我也曾参加中秋晚会,和同学身着汉服上台表演节目,引来了许多外国友人合影,不少当地观众用手机给我们录像。看到这么多瑞典人对中国文化感兴趣,我非常开心。”(本报记者 周姝芸)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2年12月15日 第 08 版)

责编:陈亚楠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