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本地 >

解读 | 什么是“白肺”?哪些情况需就医?目前有没有“新冠特效药”?家中有必要储备丙种球蛋吗?专家为你讲明白

2023-01-05 12:12来源:网络本地 0人已围观

摘要近期,“白肺”一词受到关注,很多年轻人感染新冠病毒后,因担心“白肺”到医院做胸部CT,占到放射科...

近期,“白肺”一词受到关注,很多年轻人感染新冠病毒后,因担心“白肺”到医院做胸部CT,占到放射科日检查量的30%左右。那么,什么是“白肺”?如何识别“白肺”的危险信号?出现哪些情况需要尽快就诊?居家自我照护时应该如何观察病情?天津市北辰医院放射科主任刘青做出解答

  • “白肺”并非新冠病毒感染特有表现

天津市北辰医院放射科主任刘青表示,“白肺”并非新冠病毒感染特有表现,大多数症状不明显的年轻人不会出现“白肺”,过度担心反而加重原本就处于高位的医疗救治压力。

一般来讲,“白肺”是指肺部炎症比较重、渗出比较多,也就是白色影像区域面积达到了70%—80%。其实“白肺”并不是新冠病毒感染特有的表现,很多疾病都可能引起,常见的有流感病毒、腺病毒等病毒性肺炎。一些细菌感染严重时可能出现“白肺”。此外,一些非感染性疾病也会导致“白肺”。

  • 如何识别“白肺”的危险信号

刘青表示,重点在监测血氧水平。一般在自主呼吸情况下,如果血氧饱和度低于95%或轻微活动比如走路10米后出现血氧饱和度下降,就是身体临界缺氧的表现。一旦发现静息状态下的血氧饱和度低于93%,应及时就医。

如果家中没有血氧仪,可以通过监测呼吸频率变化来辅助识别。

在安静状态下,健康成人呼吸频率为每分钟12—20次,1—3岁儿童为每分钟25—30次,4—7岁儿童为每分钟20—25次。休息状态下,可根据胸廓活动频次来计算一分钟内患者的呼吸次数,如果增加幅度超每分钟10次,最好监测血氧情况。

近期一些治疗新冠的抗病毒药物热度很高,那么真的有所谓的“特效药”吗?静脉用丙种球蛋白成为不少网友防疫的“抢手货”,其价格也随之猛涨,有必要储备吗?国家卫生健康委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进行了解读。

童朝晖:目前没有“新冠特效药”

北京市呼吸疾病研究所所长童朝晖介绍,病毒感染并没有特效药,一些抗病毒药物能够抑制、干扰新冠病毒复制,但是这些药物需要在感染早期使用,并且要在医生指导下规范使用。

童朝晖称,抗病毒药物在发病5天内特别是48小时内使用效果更好。病毒刚进入人体,刚开始复制的时候早用,这些药物能干扰病毒的复制,减轻病毒的载量,减少对人体免疫系统的攻击,再通过自身的抵抗力,减少向重型、危重型发展。如果一旦到了重症、危重症,这些抗病毒药是无效的。

抗病毒药物使用不当会出现哪些风险?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感染科主任王贵强介绍,使用抗病毒药物要注意一些不良反应和副作用,一定要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使用。

王贵强说,抗病毒药物都有一定副作用,有些药物之间相互作用,有些会有副作用出现。像有些肝肾功能严重损害的病人,有时候要调整剂量,有时候不能使用,所以是药三分毒,一定要在医生指导下来使用这类抗病毒药。

丙种球蛋白只适用于重症感染

不建议在家里储备

近日,第九版诊疗方案里推荐的另一种治疗药物——静脉用丙种球蛋白,也引发不少网友求购。

对此,王贵强介绍,静脉用丙种球蛋白能够减少炎症反应,但只建议在治疗重症病人时使用,“基本都是进入ICU的病人才需要使用,而且要在出现炎症因子风暴等特定情况下使用才有效果,不适合在家里使用,也没有预防新冠感染的作用,不建议在家里储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