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本地 >

解读惠民泥塑(中):全国少见的“娃娃会” 滨州特色的“儿童节”

2023-02-24 23:14来源:网络本地 0人已围观

摘要形态各异的泥娃娃是每届火把李庙会当之无愧的主角滨州日报/滨州网讯“泥塑+庙会”,这是冬天里的一把火...

形态各异的泥娃娃是每届火把李庙会当之无愧的主角

  滨州日报/滨州网讯 “泥塑+庙会”,这是冬天里的一把火,春天里的一幅画。 

  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捏泥塑是庄稼人的副业,冬天最忙。描画时,家家户户热火朝天,男女老少忙得脚不沾地。这二月二,是元宵节后的第一个节日,是春耕前的“狂欢”。在当地百姓看来,这一天相当于过第二遍春节。 

  瞧,这火把李庙会,就是一幅流动的“清明上河图”——从高处俯瞰,上百个摊位密集排布,成千上万的人摩肩接踵。 

  街上,人人怀抱着泥娃娃,手提着莲花灯,包挂着葫芦雕,肩头骑着抓风筝的土小子,个个像货郎。您看,不光有庄稼人,那边天津的摄影队来了,艺术学院的教授来了,电视台的摄影师来了,人人都有机会上电视上报纸上网站上论文。 

  那么,庙会村火把李与手艺村河南张如何“喜结良缘”的?这庙会时间为啥选在二月二?为啥能传承数百年历久弥新? 

  带着这些问题,我们走进火把李吧。 

  先有庙再有会:从“香火会”到文化大集 

  火把李和河南张这俩村,相距6公里。 

  河南张艺人“相中”火把李,首先是因为这里曾有个“娘娘庙”,也叫“皇姑庙”,里面供奉有送子观音。 

  庙会上,人们拜完观音再“拴娃娃”,泥塑就更好卖了——传说,以前不孕的妇女来这儿求子,抱个泥娃娃回家就能怀娃;做买卖的、做官的,家里供奉上“不倒翁”,就能发财升官;一般人家,赶一场庙会、抱几个泥娃娃回家,希望添丁进口、子孙满堂,图的也是个吉利。可见,这尊泥塑承载着延续生命、纳福招财和避邪禳灾等功能。 

  30多年来,山东大学、山东艺术学院、浙江大学等院校的学者、研究生都在火把李做过民俗调查。他们从现有的文献资料、碑刻和田野调查推断,从明朝开始,这个庙会就已经形成。 

2007年农历二月二,山东大学李万鹏教授(右)(已故)到火把李庙会做民俗调查。(邓霞摄影) 

  历史上,这座“娘娘庙”原本叫长春寺,村名原初也叫长春寺,也叫过李王庄。元明之际,这是征战之地,丧生于此的军卒、士民很多,入夜常见磷光闪闪,状如火把,村名遂改为“火把李”。村民王建海说:“古战场上那些人遗骨生磷自燃,村南、村北都是这样,因为这个事就把李王庄改名为‘火把李’了。” 

  如此推断,最早这个庙会的缘起,应是为抚慰那些无处安放的幽魂,后来才演变为求子祈福为主的香火会。火把李村名的由来及变迁,战争或动乱是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根据村名的变迁可以推断,这里曾是荒凉之地,后被开辟为宗教场所,逐步发展为村庄聚落。通过走访可以得知:村里曾经有皇姑庙(最大的庙)、团圆宫、关帝庙、小关帝庙、三义庙、土地庙等六座庙宇。 

  “娘娘庙”的消失是在1948年左右。当时,黄河多次发大水,地方政府为支援黄河防洪,将“娘娘庙”的木头、砖石拆去了。因而,现今火把李庙会是个没有庙的庙会,没了“香火”,却变成了文化与经济共生共赢的乡村大集。 

火把李庙会上售卖的各式小巧的泥娃娃。(邓霞摄影) 

  “娃娃会”:传说是纪念一位夭折在此的公主 

  “我强烈建议:把火把李庙会恢复原名‘火把李娃娃会’!”今年2月20日,在首届中国·滨州传统工艺大会上,山东工艺美术学院教授徐思民说。 

  他为啥这样说? 

  其实,在当地百姓口中,火把李庙会一直叫“娃娃会”。这是因为这儿的泥娃娃最有特色,别处不好买。再者,这台庙会还有着一个特殊的起源传说。 

  民俗学者邓霞在2007年田野调查时得知,传说这皇姑庙是一位皇帝为他妹妹修的。因为战乱,这位皇姑失去了一只眼睛,同她的家人失散了。后来,皇帝找着了妹妹,一家团圆,为了纪念,就修了皇姑庙和团圆宫。因唐代佛教道教都很盛行,当地修庙很多,历史上有着“唐代修庙,宋代修塔”的说法,由此推测这个庙是在唐代修建的。因为皇姑地位特殊,民众去庙里许愿以为会灵验,那些没怀上孩子的就去“拴娃娃”,故将皇姑形容为一个“泰山奶奶”。 

  据村里长者回忆,皇姑庙里诸神的摆放就像皇宫中一样,诸神有等级秩序之分。当地老人传说,有一位公主在此夭折,让皇帝伤感不已。这庙会,就是为纪念她而举办的。皇帝下旨,要求这个庙会只卖儿童玩具。正因为偏重儿童玩具的传统,让这个庙会童趣十足、倍感可爱。当然,最受欢迎的,就是河南张泥娃娃。 

  即便到了今天,童真童趣依然是庙会的突出特征。您看——啃着棉花糖,吹着“花里呼哨”,哈哈笑的傻小子抱着一个泥塑的“俊媳妇”,这就是最寻常的画面。 

  那艳丽的泥娃娃、古朴的竹蜻蜓、时尚的碰碰车、油彩的雕葫芦、红彤彤的莲花灯,都让这个传说中的“公主节”变成了乡村里的儿童乐园。 

  近年来,惠民泥塑进校园扎实开展,艺人们纷纷上讲台收徒,很多爱泥塑的孩子赶会表演。艺人杜增香说:“小猪佩奇、灰太狼、冰墩墩、雪融融造型的玩具,都是我特意为孩子们创作的,就是希望吸引孩子们参与进来,传承这门手艺。现在,有很多小朋友跟我学,收了不少徒弟!” 

  如果横向对比,就知道,这样富有乡土味道的“娃娃会”全国罕见,它是滨州建设儿童友好型城市的一份潜在资源,值得我们思考、挖掘、延展和再创造。 

  如果要说火把李庙会的问题的话,倒是有一点——二月二未必恰逢周末,因而很多当地孩子到不了现场。正因此,在首届中国·滨州传统工艺大会上,教授们提出建议:当地教育部门能否设立一个特殊假期,哪怕只有半天,让孩子们有时间都来赶会,上一堂传统文化的创新课。如果能拉长这个节日的时间,其味道就浓了。 

火把李村航拍

  火把李:“好客山东”的村庄典范 

  二月二这天,是火把李全年最大的节日,因为亲戚来得多,比过年还热闹。 

  “这一天,谁家的客也得坐满两三桌,碗都借不着!估摸着不够用的,就让闺女从婆家带。”村民刘洪河说。 

  为啥? 

  在火把李,二月二闺女要回门。那天,当地妇女不动针线,以防针扎龙眼,停止洗衣服,怕伤了龙皮。这些风俗,让妇女得到了名正言顺的休息机会。 

  不光是闺女回门,她们还要带着婆婆一大家人来赶会。还有,远房的亲戚、千里外的好友都登门,各家院子都摆满了酒席。 

  因此,在那一天,火把李村民总爱跟人炫耀:“亲戚全来了,炕上挤得满满的,我都伸不开腿、翻不了身!” 

  作为庙会举办地,火把李敞开怀抱欢迎赶会人,不收生意人、民众一分钱。时间长了,很多村民跟赶会的手艺人“拜了把子,结了干亲”。 

  因为庙会火爆,手艺人和买卖人一度要提前两三天来村里占位置。在没有汽车的年代,这些摊主就得在村民家里住上好几天。火把李村民不收生意人一分钱。而且,庙会开始前三天,村民就把房前屋后打扫得干干净净,等着他们入住。 

  村民刘洪河是泥塑艺人张凯的老房东,跟张凯一家是三代人的交情了。在2009年接受采访时,他说:“张凯他爹张丙鳌跟我是老兄弟了。三十年前,丙鳌哥是赶着牛车带娃娃来到我这,俺老哥俩到晚上都喝两盅,他的牛也是我引到牛棚里喂。” 

  村民的热情好客,呵护了火把李庙会旺盛的生命力。几百年来,这里的“香火”从未间断。杂姓村火把李堪称“好客山东”的典范,是这个盛会传承数百年的秘密所在。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