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本地 >

两会热话题丨成都“中试”产业的圈与链,如何补齐短板?

2023-02-25 09:02来源:网络本地 0人已围观

摘要今年两会,成都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到,在集成电路、创新药等重点领域布局中试研发平台5个以上。两会期间...

今年两会,成都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到,在集成电路、创新药等重点领域布局中试研发平台5个以上。两会期间,“中试这一科研话题引发科技界人大代表热议。

“我们一项由四川大学石碧院士团队领衔的碳中和领域前沿科研成果已在德阳中江天然气井上突破了产业化应用,通过中试,我们累计孵化了6家科技型企业,其中包含两家院士领衔的公司,一家海外专家领衔的公司。”

2月23日,来自青白江区的市人大代表,成都玉龙化工有限公司党委委员、总工程师、副总经理叶锐在接受红星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中试环节能够撬动科研项目上下游产业链发展,建议采取“知识产权先验证再付费”的形式促进中试及中试产业发展,而目前专门围绕科学家团队进行工程转化的工程师和工匠团队仍旧稀缺,亟需多学科融合的工程转化团队来配合联合攻关,可探索打造“产业大学”,培育中试人才队伍。

来自彭州市的人大代表、大连理工大学成都研究院院长梁长海也针对中试提出了建议。在他看来,与中试相关的成果转化机制、中试人才等存在一些难点,需要打出一套“组合拳”破解上述难题。

以成都为半径的一小时车程内

中试的“圈”与“链”正在形成

作为推动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一环,中试放大环节能够加速科研成果转化,进而迈向工业化和商业化。高校院所实验室中的一些创新点子如何实现产业化?这就需要进行中试放大。

“科学家往往注重从0~1的原始技术研发,而从1~100则需要进行中试放大,需要工程师团队的参与。”叶锐介绍,为了将高校院所的创新点子变成现实成果,他所在的企业车间布局了多个新材料和碳中和领域的中试平台,而这些平台正在成为促进省内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加速器”。

▲成都市人大代表叶锐

青白江已经打造了与成都联动的一小时车程为半径的中试放大产业生态圈,这个‘圈子’正在拓展到成都都市圈相关兄弟城市。”叶锐介绍了他所在的文澜智谷­­­-中试产业基地推动的中试平台的运营情况,“比如,相关科学家团队上午在川大实验室做出全新科研项目,中午就可到青白江进行放大验证,一批来自成都的教授、博士、硕士等人才到青白江开展科研交流,促进了中心城区和青白江区的科研交流。”

来自高校院所实验室的一个个原始创新项目通过中试结出硕果。“在我们的车间,通过中试放大已经孵化了6家科技型企业。”在叶锐看来,中试过程中除了对既有科研项目进行放大验证外,还会在验证环节催生全新的科研赛道,同时,中试环节对相关实验和装备要求较高,由于都是原创,这也会带动成都高端装备制造企业的高质量发展。

通过中试放大,还能带来什么?叶锐认为,这能够破解科研和经济“两张皮”现象,“通过中试,其实可以让科研成果的产业化前景得到验证,让投资者进一步消除投资顾虑,增大科研项目获得融资的概率。”

同样来自化工行业的市人大代表、大连理工大学成都研究院院长梁长海介绍,正在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和国家经济主战场,聚焦成都新型材料产业发展需求和“卡脖子”技术突破,如聚合物材料单体、高端化学品、新能源等,通过引入市外企业资金,联合市内企业产业,衔接大连理工大学等多家高校院所,形成多个产业“圈”,不断延长成都产业的“链”。

“我们通过招引化工企业高工、大学教授常驻研究院的方式,将企业的市场需求与资金实力都聚焦到研究院,形成利益共同体去闯中试的这一道关卡。”梁长海说。

▲成都市人大代表梁长海

人才短缺问题如何解?

打造“产业大学”,培养技术经理人

成都正在推动建设全国重要科技创新中心,在叶锐看来,中试将在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中发挥越发重要的作用。不过,他也直言,目前成都的中试环节仍然需要大量的人才,尤其是工程师和工匠团队。

进一步看,哪类人才存在缺口?梁长海的分析是,当前存在中试人才引进难的现状。“中试环节需要的人才既要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又要能够适应工程化和市场化的需求,我国还比较缺乏对于这类人员的培训系统和培养手段,往往从事科技成果转化或中试孵化的人员不具备相关的复合知识和能力,或者其仅掌握一部分技能和知识,很难有效地将科技成果转化为工程化的成熟成果或技术。”梁长海说。

在中试环节,还有一个“尴尬”的现实。梁长海介绍,目前真正有这方面能力的人才主要是长期从事化工行业且具有多类化工品项目、化工企业建设等经历的化工类国企、央企的总经理、总工程师,而这些人才一般仅在离退休后才有可能加入科研院所,目前针对这一类人才的引进的机制体制还不够完善,因此,这样的高层次人才引进存在一定困难。

对此,梁长海建议,通过贯穿研发、中试、产业化全流程的形式去培养技术经理人,也是能更好地解决中试人才稀缺的重要手段。

“应该构建一个以‘科学家+企业家+工程师’模式的中试发展体系,尤其要注重工程师团队的培养。”叶锐分析,企业是开展中试的关键平台,通过一个个中试项目能够汇聚工程师和工匠人才,在此过程中培养出成熟的工程转化团队,而从人才队伍建设层面看,成都应该探索打造一个专注培养科技成果转化或者面向中试的工程师团队的“产业大学”或“产业学院”

“比如,目前成都青白江区正在着力打造‘一带一路’中试基地,已经吸引不少高校在当地企业开展中试,在此过程中,相关政府部门可提供一定的场地、平台、机制,专注培养科技成果转化工程师团队,为中试项目及中试产业输出更多专业人才。”叶锐说。

赋予科研团队自主权

打造“知识产权先试用再付费”模式

如今,梁长海所在的研究院的中试试验平台正在衔接不同企业与不同科研院所,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据他介绍,大连理工大学成都研究院在与泸天化集团合作的用于国产C919的工程塑料项目已顺利在彭州试生产,达产后营业额预计超10亿元;与无锡华光合作的低功耗电解水制氢装置取得了突破;与郑州大学合作的风电叶片固化剂完成样品测试。

不过,梁长海坦言,通过中试进行成果转化,尤其在化工行业仍旧面临一些制约因素。当前,针对中试规划许可、环评审批、安评审批等比工业项目要求更严格、周期更长,而化工中试项目具有投料量小、运行时间短、安全环保量级低的特性,往往难以与上述审批相契合。

上述现实“矛盾”之外,四川省、成都市暂无化工新材料中试相关政策文件,涉及科研成果转化的各部门仅能参照其他省份政策依据各自理解执行。

针对中试环节遭遇的成果转化机制问题,梁长海建议充分赋予科研团队自主权,根据中试项目量级小、风险低的特点适当简化安全、环保手续。同时,鼓励成立独立法人的中试平台,将中试项目纳入到中试平台中进行管理。根据不同的中试平台要求,明确平台所涉及的研究范围,划定平台的环保和安全保证范围。

中试项目往往涉及平台方和科研团队的利益分成,叶锐从其自身经验出发,他建议,可采取“知识产权先试用再付费”的形式,一旦成果得到中试验证之后,就可向科学家团队按照之前协议要求进行付费,如果确实经过中试验证后由于客观原因失败,经科学家、企业家、工程师三方确认后,政府相关部门可以给予企业家投入的中试项目固定资产进行适当补偿,充分建立起创新容错的机制。

红星新闻记者 叶燕 宋嘉问

编辑 陈怡西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