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本地 >

赢在起点早教中心︱孩子总和你对着干,越阻止越要做?是时候了解“潘多拉效应

2023-05-26 19:39来源:网络本地 0人已围观

摘要在家长看来,孩子是在故意作对,于是对他管束得更严了,这样下来自然会导致恶性循环。开头那位宝妈在看到水坑时,可以很正常的孩子...

原标题:赢在起点早教中心︱孩子总和你对着干,越阻止越要做?是时候了解“潘多拉效应

前几天君君收到了一位宝妈的私信:

昨天我带娃出门,看到前面有个水坑便提醒他避开水坑走,以免把裤子弄湿了。没想到他完全无视我的话,一脚踩到水坑里面,一边踩还边看着我笑,当时真想把他揪过来打一顿。君君,我该怎么做他会听话点呢?

这可以说是很多家长共同的困扰,我们越说什么事不能做,孩子就越想要做。在家长看来,孩子是在故意作对,于是对他管束得更严了,这样下来自然会导致恶性循环。

为什么越阻止越无效?

心理学家曾经做过这样一个实验:

他们安排孩子们在一个房间里玩,然后准备好十个不透明的杯子,将杯子放在房间里很显眼的地方,观察有没有孩子去看这个杯子,结果是没有。

紧接着,工作人员在其中一个杯子里放上一颗糖,然后说道:“小朋友们,千万不能看杯子里有什么。”说完工作人员假装离开。这一次,几乎所有的孩子都跑过去看这个杯子里到底有什么。

这就是大名鼎鼎的“潘多拉效应”。

“潘多拉效应”来源于古希腊的一则神话故事,宙斯给一位名叫潘多拉的女孩一个盒子,宙斯严肃的警告她无论发生任何事都不可以打开这个盒子。

可潘多拉越来越好奇,直到有一天她终于忍不住偷偷打开了它。原来盒子里装的全是人类的罪恶,潘多拉的魔盒打开之后人类的全部罪恶全部跑向了人间。

于是在心理学上这种“不禁不为”“愈禁愈为”的现象被称为“潘多拉效应”。同样的道理,爸妈的禁止或命令反而促使孩子想要去看看那个杯子、打开那个盒子。

你越不让他做的事,他就越好奇越想去试试看究竟做了是什么感觉,或者做了之后会有什么结果。

疏比堵更有用

针对这种情况,“疏”一定比“堵”更有用,家长们可以试试以下3种方法。

>>>>放手让孩子尝试

有些家长把孩子保护得太好了,总是担心孩子会受伤或者出什么意外,所以这也不许孩子做,那也不许孩子碰。本来很稀松平常的事情,却因为家长的过度关注让孩子有了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索欲。

与其如此,不如放手让孩子尝试。比如开头那位宝妈在看到水坑时,可以很正常的孩子说:“看,前面有个水坑,昨天下雨了所以地上积了好多水。”

如果孩子表现出想要去踩一踩的样子,你可以说“你是不是很想去踩一踩呀?可惜今天你没有穿雨靴,小猪佩奇里是不是说只有穿了雨靴,才可以踩水坑。下次下雨,你穿上雨靴再来玩好吗?”

这样正常地和孩子沟通,就不会让孩子觉得那个水坑充满了魔力,非踩不可了。

>>>>给孩子一些自主权

很多家长习惯于用阻止、命令等比较粗暴直接的方式来管教孩子。比如让孩子赶快关掉电视,去弹会儿钢琴,孩子怎么都不愿意,一场“家庭大战”可能就此打响。

其实,我们可以用一些迂回的方法,给孩子更多的自主权。家长给孩子买一个可爱的小闹钟,然后和孩子一起调好闹钟,由孩子保管它。

当闹钟响起来的时候孩子就要停止看电视,去做另一件事,不管是画画、玩玩具还是弹琴都可以,也由孩子来自主选择。

这么做比强制要求孩子关掉电视去弹琴要有效很多,因为孩子觉得这些事是由自己来掌控的。闹钟是我保管的,时间是我调的,接下来要做什么也是我来选的,他的接受度会高很多。

>>>>巧妙利用“潘多拉效应”

仔细想想,如果我们能巧妙利用“潘多拉效应”,说不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潘多拉效应的本质好奇心有两幅完全不一样的面孔,它既可以是让孩子沉迷、沦陷的小恶魔,也可以是孩子学习知识的动力来源。

举个例子,如果孩子平时不爱看书,家长可以试着将一些书神神秘秘地藏起来,然后叮嘱孩子千万不要随意去翻动。

相信这时候他已经燃起了熊熊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心里总惦记着那几本书,保不准趁你不在偷偷拿出来翻阅,结果发现真的很有意思。

如果站在这个角度来看,主动触发孩子身上的“潘多拉效应”,也有可能变成一件好事情。

-END-

特别供稿:能力早教研究院(本文为赢在起点能力早教研究院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