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本地 >

最全 | 2021年度热点素材最强盘点:素材+时评

2022-12-12 23:16来源:网络本地 0人已围观

摘要转眼间,一年又过去了,2021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这一年我们亲历了建党百年的历史时刻,也被疫情反复...

转眼间,一年又过去了,2021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这一年我们亲历了建党百年的历史时刻,也被疫情反复、暴雨灾害牵动着心;我们在文化强国、科技强国、体育强国的道路上自信自立,也在无数凡人善举中动容破防;我们致敬英雄与功勋,也呵护平凡与微光;我们仰望星空,朝着星辰大海奔去,也脚踏实地,为美好生活奋斗……

下面卷王以10个写作热词为线索,盘点2021年10件热点大事,并附上相关时评文章。看完它们,你将掌握10个命题关键词,收获10个热点素材,并积累一类文写法~

1/2月

写作热词——青年使命

热点素材

《觉醒年代》:穿越百年的青春凝望

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觉醒年代》自2021年2月开播以来,成为大众尤其是青年观众热捧的“现象级”爆款。该剧生动地塑造了陈独秀、李大钊、胡适、蔡元培、鲁迅、钱玄同、刘半农等一代新文化巨人的群体风采,将“五四”青年追求祖国新生、追求民主科学、追求自由解放的初心与决心诠释得淋漓尽致,展现了从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到中国共产党成立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

《觉醒年代》以电视艺术的形式将教科书里的抽象表述具象呈现给观众,让人们在穿越百年的青春凝望中完成一次深刻的历史对话,激发了观众强烈的共情、共鸣和共振。《觉醒年代》中一个个新文化运动先驱用他们的求索历程形象深刻地回答了新时代青年之问,更在历史的画卷中树起青年榜样和青春标杆。

媒体观点

@首都网警 百年前的声音振聋发聩,一群群新青年用生命点燃了革命的火种;如今,新时代青年重温这觉醒力量,感受百年岁月;未来,革命精神薪火相传,以史为鉴,砥砺奋进!

@北大青年 不计生死的青年血性,被刀笔刻进百年前的“五四”,也如流水滔滔,未曾断流——青年常在,青春永驻的命题便常在。

推荐时评

从风雨中走来——评《觉醒年代》

严越

《觉醒年代》描绘了救国家于水火的青年群像,展现他们摸石头过河、蹚浑水走路的艰难历程;也一次又一次重复着《共产党宣言》中铿锵有力的呐喊:“无产阶级在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而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

找到马克思主义、创建无产阶级政党,这是《觉醒年代》之所谓“觉醒”,也是全剧的主旨所在。剧中勾勒了风云激荡的建党前史:不仅有《新青年》阵营敢为天下先的种种探索,同时也赋予了保守派比较立体的形象。这较为客观地还原了复杂的历史现场,使得历史人物形象更加鲜活,却也抛出了更严肃的问题:既然人人都爱国、都想救国,那么什么样的路径才是正确的?

这部剧不仅出彩在将镜头对准“一校一刊”如何在新文化运动中排兵布阵,而且将镜头对准了校园和文人圈之外的“江山”,呈现出一幅众生相。剧中多次出现匆忙的行人、运货的骆驼、摆摊儿的生意人,水里的鸭子、池塘里的青蛙、院里的兔子,他们既是人间的烟火气,却也在一片暖黄的色调中蒙尘;既是古老中国的生机之所在,又背负了沉重的历史枷锁。

普通大众和生灵万物,并不仅仅作为构图背景和叙事背景存在,而是通过人的眼睛呈现出来。这些人,正是日后党的队伍中的重要力量。青年毛泽东出场时,他从风雨中跑过,观望着周遭:有牵着牛的农民,也有挥着马鞭的官兵;有被贩卖的女孩在绝望地哭泣,也有坐在汽车里的男孩大口吃着三明治;有鸭子满街横行,也有乞丐匍匐讨食。他从风雨飘摇中走来,亦从人民中走来。改变眼前的一切,为国家谋出路、为人民谋幸福,像一颗种子一样深深种进了一个青年学生的心中。

鲁迅赏玩古物之时,身后的看客和人血馒头已在他心中写下了“吃人”二字;李大钊先生在乡村,遇到一个戴着红冠哭泣的新娘,迎亲的竟是一只公鸡。贫苦大众进入有志之士的视野,作为知识分子的他们进一步思索社会的沉疴痼疾。在切实体察普通大众的生存现状后,这些无产阶级战士才找到了中国社会的病根之所在。人民从来不是作为背景和陪衬存在,人民不外在于先驱者的眼光,亦不外在于他们的使命和责任。“大鹏之动,非一羽之轻也;骐骥之速,非一足之力也。”知识分子只有与工农群众相结合,新文化才能为马克思主义传播提供土壤,中国共产党才能够从人民中诞生并肩负起时代的重托。

《觉醒年代》中还有这样一幅美丽的画面:青年毛泽东从湖南到北大学习,踏入北大校园看到一切都生机勃勃。北大像是一个崭新的世界,又像是一处桃花源。他在这里汲取了诸多书本知识,但黄金世界尚未到来、桃花源亦非他的选择,最终他依然到风雨中去、到人民中去。“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觉醒年代》作为一部无愧于时代的文艺作品,为我们展现着党的初心,也诉说着“为国家谋复兴、为人民谋幸福”的使命,是一百年来我们孜孜以求的事情。(有删改)

写作借鉴点

借思路

借方法

选材典型,凸显主题。文章在礼赞觉醒一代青年时,聚焦三个典型人物——毛泽东、鲁迅、李大钊,借用电视剧中的场景,突出他们从关注人民到思索中国命运的共性,而找到这个共性,就找到了文章开篇提出的问题的答案。其中着墨最多的毛泽东,还形成一条“从人民中来,到人民中去”的线索,前后呼应,使主题更加鲜明。

叙议结合,语言厚重。文章论证观点时先叙后议。如第4段,叙述电视剧中毛泽东出场的场景,通过描写他眼中的众生相,展现旧中国的风雨如磐和民生多艰,在此基础上扣合主题进行议论,逻辑严谨,结论水到渠成。作者通过细腻的叙述、凝练的议论,指出觉醒一代肩负起了时代的重托,亦追溯党的初心,文字饱含情感,深沉而厚重。

3月

写作热词——平视世界

热点素材

平视世界的中国,了不起

“70后、80后、90后、00后,他们走出去看世界之前,中国已经可以平视这个世界了,也不像我们当年那么‘土’了……”2021年3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看望参加全国政协会议的医药卫生界教育界委员时说的一席话,引起无数中国人的共鸣,“平视世界”随即成为热词。

十几天后的安克雷奇中美高层战略对话,似乎为“平视世界”定制了现实的应用场景。2021年的中美对话现场,1901年的《辛丑条约》签订现场 ——“两个甲子,换了人间”—— 两个辛丑年的照片对比,社交平台上相关热搜的阅读量达数亿。“平视世界”刷屏,是普通中国人对个体命运与国家大势同频共振的历史喟叹,更是近代以来中华儿女民族复兴情结的集中投射。

推荐时评

平视世界,是一种角度和态度,更是一种力量和底气。平视世界是要有资格和实力的。“站起来”是平视世界的基础,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旧中国,中国人只得低三下四,被人欺负、卑躬屈膝,平视无从谈起。“富起来”是平视世界的支撑,在吃不饱的年代里,忍饥挨饿的中国人只能“英雄气短”。“强起来”是平视世界的保证,经过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奋力拼搏,中国取得了历史性成就,从改天换地到翻天覆地、再到惊天动地的变化,使得中国有实力、有资格平视世界。

——徐文秀《坚定而自信地平视世界》

4月

写作热词——奋斗追梦

热点素材

寒门博士论文“致谢走红

“我走了很远的路,吃了很多的苦,才将这份博士学位论文送到你的面前。二十二载求学路,一路风雨泥泞,许多不容易。”2021年4月,中科院一篇博士毕业论文的致谢部分在网上引发热议,作者黄国平走出小山村与多舛命运抗争的故事感动了无数网友。他出生在一个小山坳里,十二岁时母亲离家,十七岁时父亲离世,同年婆婆病故;后来计算机启蒙老师和师母也相继离开世……“人情冷暖,生离死别,固然让人痛苦与无奈,而贫穷则可能让人失去希望。”家徒四壁的黄国平身处命运的旋涡,靠着“把书念下去,然后走出去”的坚定信念,历经千辛万苦,最终改变了命运。

有人说,这就是奋斗最好的样子。从这个意义上说,这份“致谢”也是对所有奋斗者的激励:人生不易,努力终有所成。

推荐时评

一段时间以来,网络上充斥着读书无用的无稽之谈、一夜暴富的成功鸡汤,靠阶层固化、财务自由等贩卖焦虑的声音不绝于耳,靠丧文化、“躺平”来打消斗志的文章层出不穷。一些人因此改变了初心,放弃了奋斗,开始怀疑一切、自我放逐。这篇“致谢”的可贵之处,就在于重申了“知识改变命运”的常识,反对了“听天命”而不“尽人事”的颟顸(颟顸:不明事理,糊里糊涂)。尤其在活力奔涌的流动中国,在脱贫攻坚催生山乡巨变、教育均衡助力机会公平的当下,黄国平、刘秀祥、钟芳蓉等的努力不会被生活所辜负。“没有什么人生是不可能的”,应当成为每个人心中最为笃定的信念。

——石羚《励志博士:世界以痛吻我,我却报之以歌》

5月

写作热词——清朗

热点素材

“清朗行动,让“饭圈乱象无处可藏

2021年5月,一段“为明星打投倒牛奶”的视频,引发网友热议。这个由粉丝买奶、打投明星、倒奶、再买奶打投而诱发的全新“产业”,迅速引发社会和相关部门的关注,“饭圈”乱象也在无数次声讨中再次浮出水面。几天后,与之相关联的综艺《青春有你》第二季宣布暂停录制。5月8日,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2021年网络“清朗”系列专项行动新闻发布会上,“饭圈”乱象被正式列入治理重点。

2021年8月,中央网信办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饭圈”乱象治理的通知》,提出取消明星艺人榜单、优化调整排行规则、严管明星经纪公司等十项措施,再次重拳出击推进“饭圈”乱象整治工作。

推荐时评

当投票打榜成了“刚需”,应援集资落入“套路”,贩卖数据成为“产业”,刷量控评体现“流量”,粉丝和网民都“苦‘饭圈’乱象久矣”。《青春有你》第三季因倒奶“打投”而停播,有平台在专项整治案例中被点名批评和处罚,网民在这些事上的强烈反响表明了社情民意。网络平台享受了互联网时代最大的发展红利,有责任有义务也有能力为匡正治乱发挥更大作用。不能为了追求流量,纵容乱象甚至推波助澜,触碰政策法规红线。我们乐见更多网站平台出手,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共建完善“饭圈”长效治理机制。

——谢乔《祛病扶正,打造健康清朗“饭圈”文化》

6/7月

写作热词——平民英雄

热点素材

平民英雄,在暴雨中擎起生命方舟

2021年7月20日,河南郑州出现暴雨,单小时最大降雨量达201.9毫米。城市内涝严重,部分铁路停运,航班取消,地铁、隧道内雨水漫灌,造成人员伤亡。

暴雨侵袭的这片热土,涌现出众多平民英雄。在地铁站里连续救人六个小时的实习医生于逸飞、京广隧道中连救五人的退役特种兵杨俊魁、“救命文档”的发起人大学生李睿、开放影院收留被困群众的影院经理杨震……暴雨中,有人手拉手形成合力,泡在水里,喊着口号,用绳子将被困人员逐个拉出来;网络上,有人收集短缺物资信息,有人捐款捐物,有人转发求助帖……这些普通人,用奋不顾身抵御暴雨灾害,在风雨中释放温暖的微光,他们是真正的英雄。

推荐时评

那些带着救灾物资奔赴灾区的人,那些自发制作更新“救命文档”的人,那些普及救人与自救常识的人……都彰显着大灾面前国人的凝聚力与奉献力。有网友评论说:“亲身经历这场暴雨,我由衷知道了,什么是深藏在国人骨子里的无私奉献精神。”还有人说:“这里是中国,这样一个个人的存在合成了这样的中国。”

这表明,这些逆行者发出的光与热,正在感染更多人,正在将互助链延伸得更长更广。

毫无疑问,灾难本身不值得被歌颂,但这些平民英雄值得。他们的力量给了国人更多力量,他们的善也会激起更多的善。这种力量当被接续,这份善意当被呵护。

——京客《记住!这些河南暴雨中的平民英雄》

6/7月

写作热词——奥运精神

热点素材

东京奥运会:力争胜利,更为奥运精神感动

2021年7月23日,第32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在日本东京正式拉开帷幕。在严密的防疫措施加持下,各国奥运健儿同台竞技,挑战自我,追求卓越,弘扬奥林匹克精神。

东京奥运会中国体育代表团最终以38金、32银、18铜,共计88枚奖牌位列奖牌榜第二位。一些奥运健儿虽然没有拿到金牌,却同样创造了历史,获得了无数人的称赞。比如16岁小将曾文蕙在滑板项目女子街式比赛中闯入决赛,成为中国历史上亮相奥运会滑板项目第一人;苏炳添以9秒83的成绩打破亚洲纪录,成为首位冲进奥运会男子百米决赛的中国人……这些拼搏与挑战、突破与超越都在诠释奥林匹克的意义。

推荐时评

最是精神能动人。再没有什么,比激动人心的忘我拼搏更能体现体育精神。奥运赛场是体育竞技的场所,也是体育健儿展示拼搏精神、展现国家形象的场所。我们会为冠军欢呼,也会向每一个拼搏过、奋斗过、努力过的选手致以掌声。争取金牌而不唯金牌,追求名次而不唯名次,可贵的不只是结果,更是不断挑战自我、超越自我,从而实现更好自我的顽强精神。无论是感慨“国旗升起国歌响起这一刻是多么不易”,还是寄语失利健儿“你们也是国家的骄傲”,越来越多的人能够去共情赛场上那些欢笑与泪水、紧张与镇定、拼搏与坚持、奋斗与不屈、欣喜与遗憾。奥运赛场展现的爱国主义精神、集体主义精神,超越体育运动的界限,凝聚起强大正能量。

——侯珂珂《奥运有时,拼搏永恒》

8月

写作热词——成长环境

热点素材

史上最严防沉迷上线,给未成年人套上保护罩

2021年8月30日,国家新闻出版署下发《关于进一步严格管理 切实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通知》,针对未成年人过度使用甚至沉迷网络游戏问题,进一步严格管理措施。其中提到,所有网络游戏企业仅可在周五、周六、周日和法定节假日每日20时至21时向未成年人提供1小时服务,其他时间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向未成年人提供网络游戏服务。在不断升级防沉迷举措的背景下,国内主要游戏企业都给出了具体的措施。比如腾讯上线“零点巡航”功能,网易方面采取“家长护航功能”等举措。但守护未成年人的成长,更为关键的是要积极引导家庭、学校等各方共管共治,依法履行未成年人监护责任,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环境。

推荐时评

事实上,开展“防沉迷工作”不是要让未成年人对游戏“坚壁清野”,而是要帮助他们进行合理的时间规划;“限制游戏时长”目的不是让孩子们站在网络游戏前“面壁”,而是希望促动整个群体向更宽广的兴趣爱好空间“转向”。“未满十八岁”的人生才刚刚起步,从这个立场出发,如果孩子能离开网络游戏的“园地”,开启体味生活的旅程,这或许更有助于他们激发自身兴趣与潜能,拓宽自己的人生道路与选择。

——陈之琪《在网络游戏前“面壁”,不如朝多彩生活“转向”》

9月

写作热词——中国力量

热点素材

孟晚舟回国:祖国是最坚强的后盾

2021年9月25日晚,中国公民孟晚舟在结束被加拿大近三年的非法拘押后,乘坐中国政府包机抵达深圳宝安国际机场,顺利回到祖国的怀抱。

2018年12月1日,华为公司首席财务官孟晚舟在加拿大温哥华过境转机时被加拿大方无端拘押,从此失去自由。事实上,“孟晚舟案”是一起由美国一手策划、加拿大帮助实施的针对中国公民的政治迫害事件,对孟晚舟所谓“欺诈”的指控纯属捏造。美国的目的是打压中国高新技术企业、阻挠中国科技发展,美国、加拿大的所作所为是典型的任意拘押。透过孟晚舟事件,我们更加清晰地看到,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把伟大祖国建设得更加强大。孟晚舟回国,正是祖国强大的微观折射,能够从中捕捉到伟大民族、伟大祖国、伟大人民的复兴气息和强盛轨迹。

推荐时评

“有五星红旗的地方,就有信念的灯塔。”在孟晚舟被非法拘押期间,中国外交部、相关驻外使领馆,以及其他有关部门和团队,都做了大量的努力。看过电影《战狼Ⅱ》的应该都对结尾处的一句话记忆犹新,“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当你在海外遭遇危险,不要放弃!请记住,在你身后,有一个强大的祖国”。每当读到这句话,很多人都会红了眼眶。尼泊尔、也门、利比亚等地的撤侨行动,让我们切身感受到祖国的庇护,祖国不会放弃任何一个中国公民。回望过去,任人宰割,山河破碎;放眼如今,气象万千,欣欣向荣。几多沧桑,几多磨难,愈发让人感慨,我们并没有生活在和平的年代,而是生活在和平的国家,因为有了伟大的祖国,中国人才有了真正的尊严!

——刘慧《“晚舟归航”彰显中国力量》

10月

写作热词——文化传承

热点素材

用“中国节日打开传统文化之美

2021年10月13日,2021年度“中国节日”系列节目收官之作《重阳奇妙游》在河南卫视播出。节目延续“网剧+网综”的表现手法,趣味讲述重阳节故事,创新诠释传统节日内涵,收获诸多关注。

从2021年河南春晚中的《唐宫夜宴》里古灵精怪的“唐宫小姐姐”、《端午奇妙游》里绝美的“洛神水下飞天”、《七夕奇妙游》刚柔并济的“龙门金刚”,到《重阳奇妙游》中的“凤凰于飞”“李白踏歌”……河南卫视“中国节日”系列串联多个中国传统节日,通过鲜活、有趣的艺术演绎,实现了文化破圈传播。同时该节目也侧重保持技术赋能的特点,用时下的互联网表述方式,助力中华文明的当代表达。

推荐时评

曾经有一段时间,中国电视节目是厚今薄古的,什么时髦做什么。并非说这些节目不好,但一味迎合短暂的流行,暴露出中国节目原创力不足的尴尬。

在“向前看”“向外看”的时候,我们应该认识到,在我们脚下的土地,在我们的历史丛林深处,恰恰有取之不尽的文化瑰宝。与其奉行拿来主义,不如就地取材。这里有上古传说,有诗书礼乐,有秦砖汉瓦,有唐诗宋词。史之意蕴,书之意趣,思之惬意,乐之迷人,俯拾皆是。

如果说河南卫视“奇妙游”做对了什么,那就是不惑于一时的流行,不目迷于他人的热闹,坚守中华文化本位,苦心布局,精心钻研,终于走出了一条独特的爆款之路。

——王言虎《“奇妙游”做对了什么?》

11/12月

写作热词——天空探索

热点素材

中国空间站,载梦常驻星海

2021年11月8日1时16分,经过约6.5小时的出舱活动,神舟十三号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圆满完成天宫空间站的出舱任务,安全返回天和核心舱。

1992年,中国决定实施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发展战略,建成空间站是发展战略的重要目标。2021年5月,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完成在轨测试验证。2021年10月16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与空间站组合体完成自主快速交会对接,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入驻天和核心舱,开启为期6个月的太空生活,中国空间站正式进入有人长期驻留时代。

建成后的中国空间站会向世界开放,这是促进人类和平利用太空的一次生动实践,是人类探索未知、延展视野的又一次全球合作行动。

推荐时评

人类对于宇宙的好奇心,超越种族国界。正是这份深刻于基因的特质,推动着人类不断突破自我,探求科学的奥义。从第一颗人造卫星升空,到人类完成首次太空飞行,再到登上月球迈出“人类的一大步”……每一次太空探索的突破,都引来地球人共同注视的目光。人们为进入太空第一人加加林欢呼,为踏上月球第一人阿姆斯特朗振奋,也为中国在探索太空事业中不断取得突破而深受鼓舞。各国媒体纷纷报道、点赞神舟十三号成功发射,“祝贺中国”“大步前进”成为评论区热门留言。

从载人航天到奔月探火,从无人飞船到中国空间站,“神舟”“天和”“天问”“嫦娥”“祝融”,中国航天向前迈出的每一步,都承载着中国人探索深空的雄心壮志,体现了中国人挑战未知的冒险精神。一次次冲破天际的星空之约,不仅拓展了人类对宇宙的认知,也激发了无数人科学探索的梦想。

——乔继红 韩梁《你是我的眼——带我逐梦浩瀚星空》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