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本地 >

英雄不是“道德符号”,刻板印象要不得

2023-01-11 18:24来源:网络本地 0人已围观

摘要染红发、红袜子、红内衣,有文身……近日,在江苏无锡,勇救落水者的冯先生因为自己独特的造型和气质...

染红发、红袜子、红内衣,有文身……近日,在江苏无锡,勇救落水者的冯先生因为自己独特的造型和气质引发网友热议。在看了现场救人视频后,有网友认为,冯先生染发、文身,与传统见义勇为英雄的形象不一样。也有网友表示,染发、文身只是个人爱好,对救人英雄应该敬佩,而不是诋毁。“难道救人之前,还要照照镜子吗?”

冯先生1月8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1月2日,他与朋友在江苏江阴市新桥镇南桥附近准备吃饭时,听见有人呼救,没想太多就跳下水去救人了,也没想到救人视频被其他人发上网后会有那么多人关注。自己把落水者救上来后,因为天气冷急着换衣服,大家就分开了,也没留对方的联系方式。对于网上的质疑,冯先生看得很开,他表示,不怪网友调侃,因为自己的形象的确有些独特,“但有些人和事光看表面是很难下定论的。”

染发文身真的就不符合“英雄形象”吗?如何打破生活中类似的刻板印象?湖北省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助理研究员叶闽慎在《热点里的价值观》发表观点:

在我看来,衣着个性、造型独特的救人者冯先生见义勇为,这一事件的宣传和讨论不仅有利于破除人们对于救人英雄长期以来的刻板印象,同时对于破除我们这个社会在面对道德事件时固有的一种思维惯性是一个很好的机会。

在文学和影视作品中,见义勇为的英雄往往是浓眉大眼、高大魁梧、正气凛然的形象,也被给予了更多的特写镜头,在整个作品中占据C位,这实际上是出于艺术创作的需要。但在现实生活中,勇于救人的英雄一方面从外观来说,往往和普罗大众没什么不同,因为其本质上就是普通人。从内在来说,救人英雄并不是“道德标兵”,也不一定拥有多么高的思想觉悟或道德境界,其勇于救人的精神无疑值得我们学习,但就见义勇为者个人而言,或许更接近于“善良勇敢的普通人”,而不应该被视为一个“道德符号”。就本次事件而言,见义勇为者表现出的形象也更多地是一种个性,一种个人的穿着品味,一种对于自身游泳、救人能力准确评估之下的仗义出手。

纠正这种刻板印象,有利于我们打破对于见义勇为者在道德标准上过于拔高、过度解读的问题,从而把见义勇为视为一种纯粹的“义举”而不是拔高为“道德符号”,在赞扬、鼓励、学习的同时保持媒体和社会应有的“平常心”,避免出现“做了好事被捧到天上,有了一点瑕疵又被踩在脚下”的问题。有了这种平常心,人们在行善举、做善事的时候就不会有不必要的负担和压力,不至于“拿镜子照照自己再去救人”。

编辑 华磊

审核 杨康 柳芳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