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本地 >

荆江评论:爱的教育不是一味迁就退让

2023-03-29 12:19来源:网络本地 0人已围观

摘要荆州新闻网评论(特约评论员 李昌林)据央广网3月26日消息,海南省临高县“13岁女孩被霸凌”一事,牵动着无数网友的心。该网记...

荆州新闻网评论(特约评论员 李昌林)据央广网3月26日消息,海南省临高县“13岁女孩被霸凌”一事,牵动着无数网友的心。该网记者已经分别前往海口市某医院及临高县多个乡镇,展开了深入调查。

这些年来,此类恶性事件不断发生,甚至愈演愈烈。如今,有的顽劣女生也大打出手,残暴的欺凌手段简直让人目不忍睹、耳不忍闻。这种现象已经成为全社会高度关注的热点焦点,成为制约基础教育健康发展的严峻问题,不断引起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有识之士的大声疾呼。对此,仅仅依靠教育部《防范中小学生欺凌专项治理行动工作方案》等文件,已经解决不了根本问题,亟须采取全方位的治理措施。针对犯罪低龄化和手段残忍度的现状,我们在尽快修订“刑法”的同时,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也必须转变观念、强化措施。

多年来,我们的基础教育步入“爱的教育”的严重误区,家庭和学校乃至社会往往将爱的教育误以为偏爱、宠爱与溺爱。以至于在中小学生教育管理过程中,爱的教育演变成迁就退让的教育,致使极少数顽劣学生未能得到有力的教育和严格的约束,反而得寸进尺、为所欲为。

严是爱,松是害,不教不管出祸害。爱的教育能点燃学生热情,激励学生上进,促进学生健康快乐成长。但离开严格要求与管理的教育,算不上真正爱的教育,而是毫无原则的迁就、缺乏胆识的退让。因此,导致了中小学教育怪事咄咄。有的家长动辄干预学校工作,甚至斥责教师的正常教育行为。他们对孩子的不文明行为视而不见,对孩子的违规违纪行径听而不闻。有的将孩子骂人打架或索要钱物辩解为“小孩子顽皮性格”;有的将孩子纠集团伙干坏事夸赞为“人际关系好、活动能力强”……而对教师的教育行为责难不断。有的为孩子不求上进指责教师缺乏“爱心激励”,有的为孩子不爱学习指责教师不懂“快乐教育”。还有的动辄举报或上告,搞得不少教师瞻前顾后,前怕狼后怕虎。课堂上,教师不敢直接指出学生的知识错误,热衷于用“真棒”与“了不起”等褒奖之辞。教育中,教师习惯于言语不离表扬夸奖。即使对犯错学生,也是模棱两可不置可否,既不理直气壮地批评,又不敢义正言辞地指责。家长处处迁就和教师步步退让,导致有的顽劣学生对错不辨、是非不分,得意洋洋、行为乖张。

“父母之爱子,当为之计深远”。爱的教育不是袒护,更不是退让。严格要求也是爱的教育的内涵。父母爱孩子,不只是把孩子养大,更是把孩子教育好。家长要全力支持和配合学校教育,不要将教育责任完全推给教师,更不应该对教师的教育横加干涉指责。

学校和有关部门要爱护教师、保护教师尊严,让教师在《教师法》权限内自主施教,并大胆使用《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当教师的教育行为受到举报和投诉时,应及时了解情况、分清缘由、公正对待,不能不问青红皂白,采用处罚教师的方式平息矛盾和舆论。尤其是师生发生教育矛盾,教师受到不明事理的家长和顽劣学生辱骂甚至殴打时,应该旗帜鲜明地支持和保护教师。不要将教育者和被教育者混为一谈,将教师教育学生而学生不服管教所产生的矛盾,视为社会上人际之间发生的矛盾。

在处理学生矛盾时,更不能将侵犯身体、侮辱人格、侵犯财产、恶意排斥、网络诽谤等欺凌行为和校园暴力轻描淡写地误以为是学生之间的顽皮嬉闹,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让欺凌者逃过处罚,或像临高县那样只是处罚校长。如果仅让校长或教师代为受过,那还将致使顽劣生为所欲为、欺凌事件蔓延滋长。

虽说爱的教育重在关心关爱,学校和教师应将爱的教育贯彻于教育工作的始终,但爱的教育不只是夸奖激励,更不是溺爱迁就与退让,还包含具有教育警示作用的惩罚。学校和有关部门对犯错学生尤其是屡教不改的顽劣生必须给予相应处罚,使之认识错误,明辨是非、吸取教训,并知耻而后勇,努力改正。只有如此,才能震慑极少数顽劣生的歪风邪气,避免临高县“13岁女孩被霸凌”事件的再度发生。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