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本地 >

从当代生活的细节中揭示孤独的成因——为什么有些人越来越不愿意出门了

2023-04-14 21:34来源:网络本地 0人已围观

摘要《自我决定的孤独》伊丽莎白·冯·塔登著广东人民出版社每周有七天不想出门,不想见人,不想被迫社交;在网上口若悬河,一见真...

  《自我决定的孤独》 伊丽莎白·冯·塔登 著 广东人民出版社

  每周有七天不想出门,不想见人,不想被迫社交;在网上口若悬河,一见真人秒变结巴……

  年轻人的生活,宅字当道,似乎和所有人都保持距离,一样可以过得很好。这种“无接触的生活”,是社恐发作,还是“懒癌”上线?为什么我们宁愿忍受孤独,也不愿意建立亲密关系?德国著名记者伊丽莎白·冯·塔登在她的新书《自我决定的孤独:难以建立亲密感的社会》中,用当代生活中的一个个细节向我们展示了,也许那些看似自我决定的独处,或许也隐藏着身不由己的无奈。

  不要太近,也不要太远

  作家J.D.塞林格曾用“爱,是想要触碰却又收回的手”来形容人们想要获得爱情却又害怕受到伤害的困境,这同样也适用于现代人面对亲密关系的两难处境,一方面,我们渴望来自他人的温暖和关怀;另一方面,亲密关系要求最大程度开放自我,而这不可避免地会带来伤害,无论是身体或心灵,有意或无意。

  塔登认为,现代社会在很多方面都为人与人距离的拉远制造了条件,比如社会暴力的普遍存在,以及在保护人身权益的问题上,法律及社会制度与人权理念存在的严重错位。作者以德国为例,尽管基本人权观念从18世纪中叶便开始在欧洲萌芽,很多对人身权益保护的法律却迟滞了两百多年。2022年世界杯期间,国际足联主席因凡蒂诺回忆童年经历,称父母作为移民瑞士的劳工,其生存条件异常艰苦,甚至在20世纪90年代,瑞士女性才拥有完整投票权,以此反击西方媒体对卡塔尔劳工问题的抨击。在欧洲被当作理想社会典范的现代瑞士,同样存在对身体保护、个体边界保护的缺失,出乎很多人的意料。

  虽然制度是在不断完善过程中的,但也不得不承认,现实中依然存在“国家也无法提供保护的真正的脆弱”。

  当然,不是每个人都会遭遇严重的身体暴力,但对个体边界的侵犯却是处处可见。比如职场中令人不适的过度靠近、来自亲友的隐私窥探等,在现实的人际交往中,这些状况往往让人无法拒绝,却又极度反感。现代人如何避免这种无法拒绝的不堪呢?塔登在书中描述了城市空间由拥挤不堪向宽敞舒适不断演进的过程,她认为,现代城市不断增加的空间距离为人们提供了一种远离边界侵犯的可能性,每个人都能寻找到一间属于自己的房间。当代传媒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另一种可能性:远距离社交。尤其是在中国,本文开头描述的“无接触生活”已经是当下很常见的生活状态,当我们在家,打开手机,背后就有一整套社会系统,涉及移动网络、物流、社区电商、外卖平台等,便足以维持这种不用出门的生活。

  独处久了,皮肤也会饥饿

  我们追求个体的独立,对边界的尊重,也最终在现代城市和现代技术的狂欢中,通过将自我与他人的主动隔离,获得了安全感、边界感,和梦寐以求的个体自由。

  那么代价是什么?

  德国哲学家彼得·斯劳特戴克曾形容自己很喜欢晚上回到空荡荡的公寓时的感觉,“空荡荡的公寓就像是上了年纪、不再会对你指责抱怨的伴侣”。他出门时总是留一盏灯,回家打开门,会有一种有人盼着自己回来的感觉。

  独处久了,孤独自然会找上门。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人群越密集的城市,反而越容易成为孤独者的集散地。我们可以用电子设备来抑制孤独感,斯劳特戴克则是依靠增加电费的支出,但本质上都是异化的某种形式。我们以孤独为代价换取“自由”,默默交出了建立亲密关系的能力,失去了他人的拥抱和温暖,最终沦为自己的孤岛。

  但这还远远不是问题的终点。2020年的疫情让民众第一次遭遇大规模居家隔离,多家心理机构曾发文警惕一种叫作“皮肤饥渴症”的心理疾病。是的,皮肤也会感到饥饿。塔登在书中介绍了目前触觉研究的成果,有益的皮肤接触可以刺激孩子大脑发育,促进海马体的生长,由此也影响记忆力和身体发育;身体接触产生的刺激可以增强人的免疫系统;让人愉悦的身体接触能减小患抑郁症的可能性;善意的触摸能够缓解恐惧感,特别是那些需要护理的老人。而长期缺乏触摸,可能导致多种负面影响,包括攻击性行为、言语和交流障碍、自尊心降低以及焦虑、抑郁、自残行为和饮食失调增加,甚至青少年可能会增加暴力倾向。

  社交网络上频繁的人际互动,并不能治疗人们的孤独,相反会使人们觉得更加孤立。当然,我们也许可以通过养宠物来缓解,近些年来宠物的增多,并且多为狗或者猫这一类有皮毛的动物,这无疑也是触摸需求的表现。2015年,德国登记在册的宠物共3000万只,比2010年增加了700万。在国内这一趋势同样明显。我们总是以“好撸”作为对宠物的最高评价,也反映了我们将毛孩子作为触摸替代品的倾向。

  当然,这也可以理解为另一种异化。

  《自我决定的孤独》一书,从社会学和情感研究切入,触及当代生活的现象与困境,一边渴望着亲近与温暖,一边希望避免存在的风险与危机,在这个塔登称之为“无接触社会”的当下,是否会如项飙所担心的,附近逐渐消失;而去身体化的媒体,让我们不再面对一个个具体的人,我们是否会逐渐失去信任他人、与他人建立亲密关系的能力。而这份当代生活诊断书,将老龄化、单身社会、科技、人权等典型场景与社会运行规则,入木三分地刻画出来,提供新知同时又予以哲学启示。

  (原标题:为什么有些人越来越不愿意出门了

  来源:北京日报 作者 陈晔

  流程编辑:U022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