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本地 >

打卡青岛绿道公园 设施完善提升极大便利市民休闲娱乐生活

2023-05-08 21:15来源:网络本地 0人已围观

摘要原标题:“出门入园”乐在其中漫步绿道“各美其美”4月27日,备受关注的太平山中央公园和浮山森林公园正式对市民开放,紧接着...

  原标题:“出门入园”乐在其中漫步绿道“各美其美”

  4月27日,备受关注的太平山中央公园和浮山森林公园正式对市民开放,紧接着的“五一”假期,让其成为岛城市民、来青游客踏青休闲的打卡地、网红地,其中,太平山假期累计游客量达到90.85万人次。

  作为青岛公园城市建设的重要成果,这两座山头公园整治提升后,可游玩、健身、休闲,已经成为市民游客与大自然和谐交互的生态走廊。随着公园城市建设的深入推进,在青岛,处处的“绿水青山”将成为1000万市民的永久财富。

  大变样,山头公园成了“会客厅”“演艺厅”

  打卡地:太平山绿道

  打卡人:张文忠 孙琳

  5月5日,从位于牟平路、延安一路附近的西北门进入中山公园,小西湖的美景尽收眼底,不少市民游客正在赏景拍照。沿太平山绿道漫步其中,雨后的空气格外清新,园内百花嫣然吐放,一点点绯红,一片片翠绿,处处绿意盎然、春深似海。

  穿过小西湖、月季园,突然一首轻柔美妙的曲子从远处传来,记者循声而行,在中山公园山海泉韵处,一位戴着眼镜、头发有些花白的老人正在吹电萨克斯。老人叫张文忠,今年已经75岁,是这里的常客,只要天气好,他都会拉着音响、背着乐器,在公园里吹奏。“我家住在辽宁路附近,464路公交车坐5站就到小西湖,下车就可以直接进园,十分方便。”张文忠说道,在此之前,岞山路、延安一路路口的中山公园最早的“正门”是不开放的,近在咫尺却只能绕道其他出入口。

  建设整治过程中,拆除了太平山中央公园围栏1590余米,让公园与街区、社区充分融合,开放中山公园茶园、桃园等生产区域,贯通环山绿道,实现“四园融合”,让山体与城市相拥,打破公园与市民之间的边界,拉近公园和市民的距离。“没有了围墙围栏,真正实现城市和公园的融合,园中建城、城中有园、推窗见绿、出门见园,这种体验感特别好。”

  在张文忠看来,音乐离不开一个好的环境,“一走进这里,满眼青绿、百花绽放、鸟语花香,情绪不自觉地就会高涨起来,很适合音乐演奏、创作。”所以,张文忠选择在太平山中央公园“安营扎寨”。

  和张文忠一样,一大批爱好音乐、体育、舞蹈的市民都看中了这里的优美环境。

  太平山公园生态绿道建设围绕着保护好太平山这一城市生态“绿肺”,依托山、海、城等城市自然景观和优良的人文景观资源,以绿色为本底、绿道为脉络、山水为景观,尊重自然、增加绿量、丰富植物种类,建设景区型的市民公园,实现从环境绿化到文化生态的转变、从植物园林到公共空间的转变、从市民公园到全域景区的转变。

  一条绿道看遍满山风景。太平山绿道全长7.9公里,贯穿中山公园、动物园、榉林公园、植物园四个公园,是一条集休闲健身、登高望远、科普教育于一体的生态步道。

  市民孙琳居住的小区与太平山中央公园一路之隔,“一直在这里居住生活,到公园转一转,成了每天的习惯。”孙琳对于这处“家门口的好去处”情有独钟,而经过这次焕新之后,在她眼里,太平山已经具备了星级景区的水准。“五一”期间,外地朋友来青岛旅游,孙琳推荐的第一站便是家门口的太平山中央公园,每一处景观节点,她都如数家珍。

  除了新增设的景点,太平山中央公园项目建设期间,还实施了生态修复,最大限度还山于民、还绿于民,开放中山公园东部桃园、苗圃及提升太平山北部山林区域共60余万平方米,拆除39处建筑恢复绿化,实施采石坑治理和水系疏理等生态修复,打造了桃园山语、海棠春樾、春晖画屏、花溪谷、登高观景线等一批特色景观园区。

  “走在绿道上,第一感觉就是‘好走’,平坦的路面可以无障碍通行。”在孙琳看来,公园作为城市的必备公共场所,不仅仅要提高绿化率,更需要人性化的设计,满足不同群体的个性化需求。

  “也正是这种共性和个性的融合,让公园成了大家的‘后花园’‘会客厅’,约朋友一起闲游、畅谈,我觉得是一件非常浪漫而且有趣的事。”孙琳说。

  体验场景更丰富,“沉浸式”游园乐在其中

  打卡地:花溪谷等景观

  打卡人:肖亚丽

  “一座公园带来的福祉,市民最有发言权。绿量大、景观丰富且精致,这是对公园最基本的要求。”肖亚丽是青岛市土木建筑工程学会园林工程专委会主任委员,她对于太平山中央公园整治提升前后的变化深有体会。

  就像太平山中央公园花溪谷区域,原先是一片地势低洼、山石裸露的未开发区域,整治提升过程中利用谷地特点及林下空间,开展了层次丰富的景观绿化,打造出一处特色景观节点。肖亚丽认为,“现在入园,不仅仅是走一走看一看,而是更好地参与其中,‘沉浸式’游园。在绿道上散步、跑步,在儿童游乐设施上攀爬、嬉戏,大人、小孩都能乐在其中。”

  在设计和建设过程中,太平山中央公园着眼市民健身休闲需求,完善、提升公园服务设施,充分做到利民、惠民。太平山绿道沿线大中型导示牌共有117个,绿道沿线一共设置了75处入口,确保市民可以随时进入,176个座椅方便市民休憩,5处驿站提供便民服务。

  也正是坚持以人为本,充分尊重市民意愿,注重提升市民参与度和体验感,太平山中央公园迅速成为“网红”。

  那么,公园城市建设到底能给城市和市民带来什么?

  在肖亚丽看来,公园城市建设提升了整座城市的景观品质,优化了居住品质,不断增加的绿化面积可以直接转化为降尘、降噪、净化空气等生态效益。与此同时,更为重要的是,公园建到了“家门口”,更多市民可以享受“出门入园”的便利,城市生活的幸福感和获得感也随之提升,这才是公园城市建设的初衷。

  山林与城市不再有边界,高颜值生态景观扑面而来

  打卡地:劲松五路浮山出入口等

  打卡人:王涛 王金凤

  五月的浮山,群峰竞秀,万木峥嵘,花鸟相偕,浮光潋滟。

  69岁的浮山后居民王涛出了家门,抬脚就朝着浮山走去。待太阳敛去灼热的光芒,沿着步道登山健身成了他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山脚下密密匝匝的围栏早已全部拆除,不必再为从哪里“进出”犯难。

  王涛说,这些年来,他经常和朋友们翻山越岭,攀爬浮山的大小山峰,上山下山只有少数几个出入口,总感觉山林与城市是割裂的。

  所幸的是,这一切从去年8月开始改变。市南区率先开展浮山围栏拆除工作,还“绿”于民,浮山公园正式被“打开”。市南、市北、崂山三区对环山的35个出入口实施整治提升,拆除了外围围栏上万米,出于安全考虑,绿道内侧则安装上万米森林防火和保育围栏。如今市民和游客可以通过5个主入口和30个次入口走进浮山生态公园,南观沧海,北瞰新城,将大海和城市美景尽收眼底。

  经过森林抚育、增加绿量、封山育林等工作,浮山上下已满目郁郁葱葱,高颜值生态景观和丰富的负氧离子,给人带来身心双重享受。

  “绿道可比土路强多了,环境生态也好了,以前爬山就是为了锻炼身体,现在爬山是一种舒心享受。”王涛如此评价。

  5月6日,结束了在老年大学的课程,市民王金凤在浮山后六小区车站提前下了公交车,从银川西路一侧的入口走进浮山,沿着绿道一路向东,欣赏沿途美景,听流水淙淙,不到半个小时便到达靠近劲松七路的出入口,而自家小区就在马路对面。“没有围栏的遮挡,感觉浮山近在眼前。”王金凤说,自从浮山公园正式开放后,她和老伴的健身路径就从人车嘈杂的国信体育场外围转移到浮山绿道上。

  多重功能加持,尽享线型绿色开放空间

  打卡地:浮山绿道

  打卡人:辛克盛 李军 袁健等

  走进浮山公园,便是一场从喧嚣走向宁静的回归之旅。午后慢跑在浮山绿道的辛克盛已经大汗淋漓,作为土生土长的原大埠东村民,他对这座山上的一草一木可谓如数家珍。自从13.5公里的环山绿道贯通后,看着熟悉又陌生的浮山公园,辛克盛也对特色景观绿道产生浓厚兴趣,打算来一场环山行。

  浮山九峰排列,峻峭秀拔,但这里也曾经存在“眼中有美景,脚下无平路”的尴尬,所谓的山路不过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一到阴雨天,泥泞路滑是常态。“绿道建成之后,再爬山感觉都不一样了,心情就是好。”辛克盛说,以前的山友以周边居民为主,主要是锻炼身体或来打山泉水,而从年初开始,他发现来爬山的人日益增多,特别是周末,不少年轻人专门带着孩子来游园踏青。

  作为青岛主城区的“城市绿肺”,浮山跨市南、市北、崂山三区,发挥着重要生态功能。在辛克盛看来,浮山绿道定位不应局限于作为周边居民的“后花园”,而应成为维持生态平衡、赋能文旅、吸引游人打卡的游憩地标。

  事实上,浮山公园在整治提升中有着明确的思路,绿道打破单一规划,以“一绿五翠湖、一心十二景”为主体实施景观营造,重塑空间设施,建设了宁乐广场、逍遥探幽、凭栏观海、桃花坞、桃花源、探幽谷、童趣园、百合湾等一批景观节点和休闲场所,延伸功能内涵,实现城绿交融的外溢效应。

  青岛市园林规划设计研究院建筑与景观一分院院长李军介绍,市北区浮山绿道景观设计是按照一径、四溪、九画的架构梳理,运用中国传统造园手法,通过沿水、林、径的景观提升,打造一幅幅诗意的自然之画,可以感受“人在山林中,身在公园里”。

  赏花散步,健身跑步,游园交友,对不同人群来说,公园有着多重功能。在浮山北麓百花园的儿童游乐场,滑梯、跷跷板、秋千等设施吸引了众多孩子,欢声笑语不断。市民袁健一家三口专门赶来体验这处全新打卡点,他说,对有娃家庭来说,公园最重要的功能之一就是让孩子快乐玩耍,浮山公园很好地满足了这一需求。

  浮山森林公园吸引的不光是本地市民,还有众多外地游客。据统计,“五一”假期有近22万人走进浮山。

  它的引客优势不仅仅是绿道,也不单单是山水溪流的景致,而是能全方位满足各年龄段人群的游玩健身需求。据悉,浮山绿道的坡度基本控制在6%之内,健身跑步者不惧爬坡,家长们完全可以推童车上山,体力有限的老年人也不必再望山兴叹。

  设施完善提升,极大便利休闲娱乐生活

  打卡地:浮山防火隧道及周边景点

  打卡人:张科盛

  “浮山防火隧道在哪边?”“走到隧道要多久?”在浮山游园过程中,不时遇到前来问路的市民和游客,王金凤如同导游一般向他们详细讲解。

  大家口中这条神秘的隧道,实际上只有169米,但却连接起“山前”和“山后”,将浮山绿道连为一个整体。从国信体育场对面的浮山生态公园北6门入口进入浮山,沿绿道向上步行10分钟便可看到隧道北入口。隧道内最有特色的当属穹顶之上的灯光秀,在灯光秀陪伴下,只一分钟时间便可穿越浮山山体,不远处山下即是梅岭西路,更远处则是波光粼粼的海面。

  隧道不单是浮山绿道的一处景点,它更重要的功能是发挥防火通道作用,当山火等危险发生时,方便救援车辆以最快的速度到达现场。

  浮山绿道贯通三区,以游憩、健身为主,打造兼具市民绿色出行和生物迁徙等功能的廊道,形成慢跑健步的特色游线,一路畅通无阻,极大便利休闲娱乐生活。

  自从公园开放后,“打卡”的不仅有热爱运动的年轻人,更有众多老年人,85岁的张科盛便是其中之一。“这里坡道和缓,适合老人。这些新设置的座位也更加方便休息。”为便利老年人、残障人士等特殊人群游玩赏乐,市南区在浮山公园配置了无障碍坡道、无障碍护栏和导引标识等设备。

  “这是个厕所,可以用,里面很干净。”在浮山绿道崂山段,见记者对着一个“大蘑菇”拍照,过路市民热情地介绍,“自动出水、冲水,很智能,用起来也很方便。”据悉,浮山森林公园设置了部分微型智能公厕,信号无线传输设计可以实时显示公厕使用情况,公厕内的水电使用也已全部实现智能化自动感应操控。

  浮山绿道上的智能化灯杆,不仅为市民、游客夜游浮山提供了便捷,灯杆上的传感器、摄像头还可以及时发现、识别火情等突发情况,实现智慧管理。

  为方便市民游园,浮山森林公园周边公交站点正拟优化调整,多个主出入口将实现近距离衔接,次出入口500米范围内也将设有公交站点,市民可经由沿海一线、台东商圈、李村商圈、汽车东站等区域直达浮山。此外,市南区宁德路、市北区劲松三路、崂山区青大一路和山东头路等多处停车场正在加紧建设中,未来可更好满足自驾游玩市民的停车需求。

  在青岛,随着山头公园、口袋公园的持续“上新”,公园建在城中、城市融入公园,人们在城市中也能感受绿水青山的惬意,体验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百花争艳的季节,公园中的欢声笑语,构成了这座城市最美妙的音符。

  (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梁超 吴帅)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