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本地 >

夏至未至,我们选出了这22本好书

2023-05-21 20:32来源:网络本地 0人已围观

摘要在五月份推荐的好书中,有一本与城市中的一个常见群体相关,《我在北京送快递》一书以作者的亲身经历书写了快递员的日常生活...

原标题:夏至未至,我们选出了这22本好书

思考不止来源于概念、历史或宏观的社会现象,有时我们生活中的细微之处也存在着广阔的思考空间。而近几年,这些诞生于日常生活的现象观察与思考,在成书出版后也颇受读者的欢迎。它们贴近人们的平凡生活,相比于高深与专业的书籍,在书写上往往更具温度。这类作品既包括以个人生活为主题内容的非虚构作品,也包括从具体生活中观察到更宏观普遍现象的思维性作品。

在五月份推荐的好书中,有一本与城市中的一个常见群体相关,《我在北京送快递》一书以作者的亲身经历书写了快递员的日常生活,让人们更深入地了解快递员的辛苦生活以及由这段机械式工作所带来的一些人生启示;《我们为什么爱喝酒》则以社会学和人类学的角度分析了酒精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影响,以及那些带给我们困扰的所谓“酒后吐真言”“酒后乱性”以及突如其来的酒局到底有什么意义;《日常生活的现象学》则以哲学角度回归生活,从日常生活的普遍性经历中分析其中蕴含的哲学观念,让我们理解现代哲学多了一个十分生动的契机;《大地中国》作为一部历史地理学著作,从我们脚下的土地入手,分析了中国历史文化与中国地理之间的紧密联系。除此之外,还有涉及文学、社科、历史、艺术、童书等多个领域的18本优秀好书,也将在这份5月好书榜中推荐给读者。

在未来,我们会继续每个月向读者推荐一系列最新出品的好书名单。这份书单由王府井书店、新京报书评周刊联合推出。在选书时依旧坚持了书评周刊“公共立场,专业品格,独立思想,现实情怀”的一贯标准。更多书单的详细内容会在新京报书评周刊与王府井书店的微信平台上陆续更新,同时读者也可以前往王府井书店的专柜陈列,在线下购买每个月的推荐书籍。

本文出自2023年5月19日新京报书评周刊专题《思考日常生活》中的B02-B05。

「主题」B01 思考日常生活

「主题」B02-B03 新京报书评周刊好书榜·五月榜

「主题」B04-B05 新京报书评周刊好书榜·五月榜

「文学」B06-B07 《村子里的陌生人》:一个幸存者的灵魂之书

「经济」B08 《好兵帅克》:在愤世嫉俗与玩世不恭之间

《大地中国》

作者:韩茂莉

版本: 新经典·琥珀 |

文汇出版社

2023年4月

推荐理由:大地留下人类的足迹。这些纵横交错的足迹中,有一万年前北方磁山文化的先民驯化粟黍留下的足迹,有两千年前西南蜀人兴修水利留下的足迹。隋代开掘大运河的劳役们,用脚步丈量从南到北的艰辛路途;宋代靖康之变的难民们则在自北向南的迢迢长路上留下层层叠叠的脚印。商贸利益驱策着贾人万方辐辏于天下之中,岭南瘴疠之气则将移民阻隔于山林之外。人的足迹永无止境,总会以各种各样的理由和方法去翻山越岭,在不能的地方建造起家园。《大地中国》讲述的正是这样一个千万年来中国人与大地的故事。从史前时代到近世,从农业文明的诞育到草原游牧方式的传奇,从王朝统一的地理基础,到战争改变的人口分布,从经济中心的南北变异,到乡村中的集市。本书选择了二十六个切入点,将中国人创造的历史,置于地理的广阔舞台上。

因为大地有江河蜿蜒,有山峦起伏,有盆地有海岸,在这样一个立体的舞台上,人类才能依山靠水、胼手胝足打造出形形色色的生产与生活方式。 在书中,我们也看到,地理风貌与自然环境会限制人类的生存方式,就像降雨量的东西之别造就的农牧边界。但同样,人类自身的发展也会不断突破地理划定的边界。历朝历代政权的疆域固然只是一时的状态,但疆域的拓展却彰显着人类掌控与管理能力的提升,由此塑造着地理、政治与文化三重意义上的“中国”概念。本书以北京的四合院作为结尾,这一居家生活的空间结构,自远古穴居的干栏式民居起步,一步步走向今天为世人所熟悉的四合院。南北东西的差异体现在这座小小的院落里,而这座小小的院落却也在空间上分出东南西北,北院与南院,东路与西路,家居上种种所谓的“讲究”,蕴含着地理与人文的双重意义。打开门来放眼四方大地,关起门来,四合院里也是一个浓缩的中国。

《我在北京送快递》

作者:胡安焉

版本:浦睿文化 |

湖南文艺出版社

2023年3月

推荐理由:近年来,多位出身底层、以体力劳动为生的打工者正在成为文学创作者。他们拿起笔对准自身,审视记录日常,以“闯入者”的身份与姿态向日渐板结的文化体系夺回发声的权利,宣示着曾经“隐身”的他们不再只是被书写的对象。前快递员胡安焉是其中风格鲜明的一员。2020年,他曾以一篇《我在德邦上夜班的一年》获得关注。作为延伸,这本书收录了他十余年间辗转于广东、广西、云南、上海、北京多地,前后从事的19份工作经历回顾。

从酒店实习服务生,到面包店学徒、便利店店员,胡安焉以近乎摄像机般的敏锐捕捉下了打工经历中的“悬浮”时刻。他以“局内人”的视角,向我们揭开体力劳动中时间如何逐步被成本化,进而催生出密不透风的焦虑;系统又是如何将个体逐渐异化,抹平个体间微妙而珍贵的差异;以及身处其中的人又如何在系统的末梢自我调适,维持着生活的平衡。在打工与自由的博弈之外,胡安焉是长年的阅读者,也是有着自觉意识的写作者。书中不时展露出他对自我意识形成过程的锋利解剖,在与外部世界的碰撞中,他逐渐撞出自我粗糙的边界与轮廓,并用肉身去反复验证、推翻、重建并打磨自小被规训的精神世界的秩序,最终收回精神疆域的自决权。

《镜迷宫: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的世界》

作者:包慧怡

版本: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23年4月

推荐理由:莎士比亚的154首十四行诗早已成为英语文学的绝对经典,研究者不计其数,以至于一些研究者深入到每一个字母,比如作为致献对象之一的“W.H.”到底是谁,研究者们钻进历史的纸堆,反复玩味,做出种种推测,还由此衍生出不少八卦。而无论莎士比亚当时为什么写下这些十四行诗,又是为谁而写,此时此刻,这些优美奇警的诗句是属于每一个自愿迷失在其中的读者的。

本书作者包慧怡对莎士比亚的时代、语言和诗歌传统有精当的把握,又能潜入诗的热烈情感之中,探测出诗人复杂多变的“心”。

莎士比亚在诗中多次使用“镜子”这一意象,借此召唤出自我、时间与死亡的繁复面容,而包慧怡也把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比作“万华镜”,进入其中,“你我未必能找到出口,但或许都能找到某个版本的、意料之外的自己”。某种意义上,写诗是自我对自我的暴露——并非简单的以“他者”为镜,而是未知对已知的显现,读诗亦复如是。

《日常生活的现象学》

作者:黄旺

版本:拜德雅|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23年3月

推荐理由:哲学最初诞生自人们对周边现象的思考与追问,但是随着哲学的发展,现代哲学在古典哲学的积累上不断攀升,其思考也导致了哲学在现代的晦涩以及与普通人的阅读产生了巨大的隔阂。黄旺的这本《日常生活的现象学》则进行了一次吸引人的尝试,回归哲学思考诞生的具体生活,从而为读者们进行现象学的阐释。

由胡塞尔所创立的现象学哲学是现代哲学中非常重要的分支,对萨特、海德格尔、杜夫海纳等人都产生过深远的影响,但是现象学的原著并不容易理解,其抽象的概念对很多哲学读者来说都具有一定的门槛。《日常生活的现象学》以具体的生活案例来论证那些抽象的概念,例如很多人钟爱的旅行,其中就存在着“参观”“体验”“阅读”等多种细微的区别,在层层递进的关系中,简单的旅行逐渐在思考中转变为现象学所言的对符号和意义的解读;再比如我们日常生活中的聊天对话,其中也存在着“从一到多”以及辩证法等众多哲学概念。在这些延伸的反思中,我们能够重拾哲学本意“爱思考”的乐趣,让日常生活不再成为平面化的时间而是具备了思考的深度,让我们在思考和意义中重构对生活的体验与观察。

《现代民主的马基雅维利时刻》

作者:段德敏

版本:南京大学出版社

2023年3月

推荐理由:在西方政治学说史中,马基雅维利是绕不过的名字,但他可能也是遭遇误解最深的政治哲学家之一。人们常常认为他的名著《君主论》是在教导君主变得虚伪,而鼓吹“像狐狸一样狡诈,像狮子一样残忍”的马基雅维利主义则是一种非道德的政治观,却忽略了这些论述与现代民主政治内在的关联。

《现代民主的马基雅维利时刻》通过对马基雅维利文本的深入研读,呈现出这位看似古典的哲人被人误读的种种“现代性”。本书书名虽令人联想到思想史研究领域名作《马基雅维利时刻》,但其着眼点更多是“现代民主”。在现代民主制度中,马基雅维利为何堪称讨论“政治代表”问题的先驱?托克维尔和马基雅维利的异同,为何能成为我们根本理解当今美国“极化政治”的密钥?作者不断穿梭于当代最具现实感的政治议题与古老的思想文本中,在写作具有鲜明问题意识的政治思想史方面做出了有意义的尝试。

《行走在无形无垠的宇宙》

作者:向京

版本:惊奇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23年4月

推荐理由:女性的生命经验如何表达?是否存在一种女性主义的创作?当代艺术只是一种小圈子的文字游戏?人工智能可以创作出只可感知不可言说的艺术作品吗?这本书是艺术家向京首次出版的访谈集。

书中,向京与戴锦华、陈嘉映、林白、凯伦·史密斯、朱朱、阿克曼等学者、艺术家、策展人进行了密集深入的对谈。这些对谈跨越近二十年的时空,而这本书未做明确的章节划分,阅读时仿佛带领我们深入行走在一个无形无线无垠的宇宙,畅快思考有关创作、艺术、性别、观念等问题。

在这些剥离了时间与空间限制的思考中,我们得以重新审视习以为常的当代艺术、女性创作等观念。看到标签之下被掩盖的真实,发掘艺术创作中令人兴奋又恐惧的生命力。

《积厚成势:中国司法的制度逻辑》

作者:何帆

版本: 麦读MyRead |

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

2023年4月

推荐理由:这是一本介绍和分析当代中国司法制度的书,作者何帆以自身在清华大学授课的讲义为基础,从制度逻辑的分析框架出发,讲解中国司法体系中的制度、机构、组织与个人的交互关系。用作者本人的话来说,本书更侧重于“厘清政策形成的过程、权力运行的规律、中央地方的博弈和基层治理的差异,而不纯粹是法条推演与文本解析”。

何帆当过最高人民法院法官,又以译作《批评官员的尺度》《九人》等经典作品为读者熟知,而这本《积厚成势》则是他在从事司法改革十余年后的经验之谈。

作为中国司法改革的局内人,何帆在书中力图还原制度的形成过程、回溯改革的来龙去脉,告诉读者当下习以为常的概念或表述,其实经历过曲折反复的发展。作者的特殊身份、亲身经历与比较视野,使得这本书成为目前市面上为数不多的、观察中国司法改革进程、理解中国司法制度底层脉络的优秀读本。

《驶向现代性》

作者:张珺

版本:万有引力 |

广东人民出版社

2023年3月

推荐理由:私家车的出现、兴起和规模化发展的历程可以说是中国当代社会发展的缩影。本书的独特视角在于,从中国私家车的视角,观察当代中产阶级的日常生活与观念变迁,探究两者的互动关系。作者在珠三角地区做了为期十年的田野调查,通过展示大量受访者的人生轨迹和日常生活,考察私家车走进人们日常生活之后所发生的一系列变化。

作者敏锐地观察到,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私家车从官员的公务用品转变为普通中产家庭的消费品,这种转型过程带来的变化不仅改变了个人出行的自由度,也潜移默化地影响了改革开放以来的中产阶级家庭的生活观念和身份意识。比如,作者援引其他研究指出,开车作为自由与自主的具体表现形式,也被用作对抗不平等现状的一种手段,职业女性和家庭主妇开车接送孩子上学、购物,使得她们能够平衡工作与家庭中的重负;此外,私家车和住房一样,已经逐渐成为中国中产阶级的地位性商品,对于很多中产家庭而言,拥有一辆车是迈入现代化生活的象征和身份上的自我期许,哪怕由于大城市的堵车问题,私家车并未在时间上提供太多实际便利。

《金榜题名之后:大学生出路分化之谜》

作者:郑雅君

版本:上海三联书店

2023年1月

推荐理由:“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这句广为流传的名言道出了教育在中国社会阶层流动过程中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伴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加速,人们越来越发现那一纸精英大学的文凭从一份“保险”变成了一个全新竞技场的“入场券”,并不能许诺给出身低微的寒门学子一个光明的未来。为何“985废物”“小镇做题家”成为精英大学寒门学子们新的自嘲?不同家庭出身的学生在进入大学之后,会怎样选择自身的出路?《金榜题名之后》关注的这些核心问题,有着极为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在教育社会学领域,“大学生出路分化之谜”并不是一个全新的课题。不过,过往的研究或是专注于一种人力资本的视角,将大学生的价值与目标选择简化为一种单一的理性经济人考量,或是过于强调社会结构对大学生的强制力作用,而忽视了他们自身在价值选择和行动上的能动性。《金榜题名之后》试图开辟出一个新的视角,着眼于学生们的自我叙事,尤其给予精英大学寒门学子选择成长道路时的文化、价值因素以关注。通过大量深入的访谈,作者指出出身于优势和劣势家庭背景的大学生组织大学生活的两类实践模式:“目标掌控模式”与“直觉依赖模式”,并为寒门学子如何更好地适应大学生活,选择未来的人生方向提出了具体而富有建设性的建议。

《终始:社会学的民俗学》

作者:岳永逸

版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23年4月

推荐理由:一本讲民俗学的书?它是讲那些民间故事吗?还是哪个地方的奇风异俗?如果抱着这样的心态翻开这本书,很可能会让人感到失望。在这本《终始》中,岳永逸讲述了一个民俗学派的历史,已经消逝在时代烟尘之中的燕京大学社会学系进行民俗学社会学化研究与实践的历史。 杨堃、黄石、陈封雄、陈永龄、李慰祖、孙咸方……这些名字,和他们在八十年前那个强敌凭陵的艰难岁月中完成的民俗学研究调查论文,如今早已在架上承尘已久。岳永逸则将他们从遗忘的深渊中打捞出来,由此发现了中国民俗学的另一条“法脉”。黄石对民俗社会学提出的四分法“风俗礼制”,使中国民俗学在理论上具有了鲜明的本土特色,而这位费孝通口中奇奇怪怪的很有“义气”的“怪物”,却消失在了历史中,不知所终。

民俗学的历史,既是民俗学者的历史,更是民俗学研究对象——社会文化的历史。它不是术语的堆砌,而是人类创造的社会文化的总和。社会文化犹如一面纵横之网,社会的每一个个体的生命,他们的言与行、哀与乐、生与死,无不活泼泼地贯穿于这张纵横之网的每一条丝线中,无论牵起哪一条线,都会牵制全局,震动整体。这种社会学的民俗学的视野,让地图上的一个微不足道的村落小点,都可以扩展成为一个拥有无限时空生命意义的宇宙。

我们可以看到,北平郊区一户村民房屋中的桌椅板凳的安排摆放,不仅在空间安排与使用上具有实用性,同样也蕴含着一种生活的态度。人与物之间的互动关系,赋予了房舍以“生命”,不仅有身躯,还有意识,动态的时间在静态的空间中流动,旧传统与新观念在这里碰撞,整个华北乃至中国社会文化,便被容纳于这一座最寻常不过的房舍之中。我们也可以看到那些乡间小庙的信众们,是怎样靠着口耳相传的讲述与身体力行的组织,构建出一个丰富多元的意义的宇宙。

如此微渺的小人物,在这些民俗学者深入、细致而不乏温情的“热描”中,成为了大写的“人”。正是在这一批民俗学者胼手胝足的努力下,中国的民俗学才足以成就为根植于中国这片土地之中的民俗学。这或许看似仅仅是一个学科的历史,但也是对中国最亲近、也最寻常的老百姓的重新发现的历史,犹如在历史的河床上流淌的生命之河,无始亦无终。

《物种入侵》

作者:冉浩

版本:鹦鹉螺 | 中信出版集团

2023年4月

推荐理由:在全世界范围内,经由人类携带、大宗货物交易、交通工具携带等途径,原本定居本地的物种传播到世界各地,成为入侵之地的不速之客。与那些声势浩大,占据世界各大新闻媒体头条的战争相比,生物入侵要低调得多,以至于大多数人几乎对这些无时无刻不在发生的“物种战争”毫无察觉。或者即便知道,也不认为它们的入侵,可能会给我们的未来带来无限影响。我们生活的地球生物圈正变得越来越脆弱、越来越单一,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限制物种入侵已经成为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共识。但如何才能真正遏制这种不利影响,目前依然没有确切答案,甚至一些学者已经开始悲观地认为,我们可能正在开启一个新的地质时代,“杂草星球”正在发生。这种生物多样性持续衰减的背后,外来入侵物种正是其中重要的推动力量之一。

作为一本原创科普读物,作者以第一人称亲身体验记录,从我们的日常生活所能够接触到的入侵物种着手,抽丝剥茧,结合我们国家的本土生态状况,以个人化的视角进入自己的观察和思考,亲切易读之余,很容易激发我们对身边生物的进一步关注。

《中华帝国晚期的性、法律与社会》

作者:(美)苏成捷

译者:谢美裕 尤陈俊

版本:大学问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23年5月

推荐理由:法律与道德两个词总是连臂而行,以至于我们常常产生一种错觉,认为法律的目的就是为了维护道德。因此,当法律给出的判决与人们心中道德的期许不想符合时,人们就会感到法律“不公”。这种这种将法律与道德混为一谈的错觉,自明清以来,便已深植人心。苏成捷的《中华帝国晚期的性、法律与社会》正揭示了这一点,而他的着眼点,恰是人们最难以启齿却又最能凸显法律与道德之间关系的性犯罪。

帝制时代的中国社会,法律下个人的权利与义务,取决于个人的身份与地位所谓“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不同身份地位的人,也受到不同道德标准的制约,性则充当着展示身份地位差别的一种关键性标识,士与庶,良与贱,男与女。然而明清之际,随着皇权的加强,身份地位的差别反而在无远弗届的权力下趋于“平等”,不同身份地位的人士被要求接受同一套道德标准的制约,在面对同一种犯罪指控时会以同样的法律标准进行衡量。

在爬梳了数以千计的清代刑案档案和法律文书中关于性犯罪的材料后,苏成捷发现,法律的施行从之前的身份尊与卑之别,转向了社会的公与私之辨。在性犯罪中,清代统治者大力鼓吹的贞节道德观成为了法律判案的重要标准,遭到性暴力的女性是否成为法律上的受害者,并不取决于她的身心是否受到侵犯,而取决于她在道德标准中是否恪守贞节。同样,遭受性侵犯的男性也被判定以道德标准下的男子气概作为法律上的审核标准。法律与道德就这样被混为一谈,共同成为帝制中国晚期贯彻皇权意志的执行者。表面上看,这似乎促进了法律的平等与道德的普遍化,但实际上,正如苏成捷所指出的那样,越是热衷鼓吹女性贞节,越是显示出道德秩序和社会秩序在社会经济压力下行将崩溃的现实。那种企图通过征召人们充当道德警察,用以维护披着法律外衣的皇权意志的企图,只是清代统治秩序危机的遮羞布而已。

《中国的历史之路

作者: (英)伊懋可

译者:王湘云 李伯天虹 陈怡行

版本:启真馆 | 浙江大学出版社

2023年2月

推荐理由:这是一部经济史经典之作,其影响在学界自然不必多说。作者伊懋可 (Mark Elvin)的另一本书《大象的退却》可能更为读者熟知 (2021年云南大象迁徙让更多人了解到这本书),这其实是他本人转向生态环境史后的作品,而在此以前,社会史和经济史是他的主要研究兴趣。本书在1973年初版之时只有主标题,如今翻译为“基于社会和经济的阐释” (A Social and Economic Interpretation)的副标题是1976年再版时添加的。这确实恰当地说明伊懋可是严格限定在“社会”与“经济”两个领域解释古代中国。

他的提问是,在历史上中国何以能在经济和技术等方面超越欧洲各国,并能维持长期统一,未像罗马帝国那样走向分裂,而其科学和技术却在17世纪开始落后。他的论证自有一套比较经得起推敲的逻辑,如提出“高水平平衡陷进”“中世纪经济革命”等理论,认为传统晚期的中国经济已经达到前现代社会的某种极限,人口增长,耕作、手工和运输技术高度完备,市镇也随之大规模兴起。劳动力和资本的价格却因此走向两个极端,前者越来越便宜,后者越来越贵,对新技术缺乏改进需求和购买资本。不过他认为,“中国人的技术创造力具有很深厚的历史根基”,并在上世纪70年代初就提出,中国需要进入国际市场,“如果决定这样做,它有能力有效地做到这一点,并将令人震惊”。此后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增长证明了他的判断。如今,半个世纪过去,中译本终于面世,“高水平平衡陷进”作为一个经典解释早就有了太多的补充和不同意见,但结论终究只是结论,如果对其中的论述方法和过程缺乏认识,仍然不得其要领。

《隐形叶子》

作者:蔡皋 编绘

版本:小博集 |

湖南少年儿童出版社

2023年2月

推荐理由:在当下,如何将文化传统中的故事给孩子讲出新意,是一个重要的议题。

绘本大师蔡皋的新作《隐形叶子》就是一个范例。《隐形叶子》改编自三国《笑林》中“楚人隐形”的故事,即一位书生在书中读到,用螳螂藏身的叶子遮住自己可隐形,于是便上街取人财物的故事。在改编这个颇具讽刺意味的故事时,作者蔡皋选择侧重展现故事中主人公稚嫩的一面,进而点明孩子要在年少时端正读书态度的主题。

与“楚人隐形”中无可救药的主人公不同,《隐形叶子》中的董小小年纪尚小、仍知羞耻,他在犯错后,需要练就自己辨别是非的能力。在后记中,作者蔡皋指出:

“读书首先应当是出于对真知的渴求,是为了解决人生的重大课题,端正人生态度,从高明到高妙,活出美好的人生。

此外,蔡皋将母子之间浓厚的爱意融进绘本中,书中母亲对孩子的宠爱、迁就贯穿全书。

《玛丽·居里和她的女儿们》

作者:(英)伊莫金·格林伯格 著

(英)伊莎贝尔·格林伯格 绘

译者:王梦娇

版本:后浪 | 海峡书局

2023年4月

推荐理由:玛丽·居里是首位获得诺贝尔奖的女科学家,而且曾两次获此大奖。关于她的传记很多,大多以妻子的身份——“居里夫人”来称呼这位里程碑式的女性科学家。在传记文学绘本《玛丽·居里和她的女儿们》中,玛丽·居里就是“玛丽·居里”。本书从玛丽·居里的科研、爱情、家庭入手,讲述了玛丽·居里家族中的女性的生活与成就。

在玛丽做科学研究的年代,女性在社会中步履维艰,哪怕科研成果傍身,也无法在大学中获得教职。作为科学家和母亲,玛丽的独立精神在她的两个女儿身上传承。书中三位独立女性的成长之路,不仅能让当今的孩子看到女性的来处,更能看到女性可以去往哪里。在书后,有这样一段话:“玛丽·居里激励了一代女科学家,包括她的女儿伊雷娜和孙女埃莱娜。随着一代代人的成长,女性在科学领域的卓越成就越来越受到认可。但是,从1901年到2021年,只有58名女性获得了诺贝尔奖,而男性有885名……但在世界各地,在她们自己的实验室里,女性科学家们仍在不断地做出非凡的发现。”

《创造欧洲人》

作者英)奥兰多·费吉斯

译者:王晨

版本:理想国 |

北京日报出版社

2023年4月

推荐理由:世界历史上总有那么一些时刻,让我们超越于历史叙述的冗长和政治、经济、地理等诸多因素的纷繁复杂之外,使自己感到神往与怀念。那些人类群星闪耀的时刻,往往带有一种纯粹的追求,他们的才华与理想依旧照耀着我们,而我们的当下却是他们在挫折与失败时投射了无数希望的未来。英国历史学家奥兰多·费吉斯的《创造欧洲人》就捕捉了这一系列发生在十九世纪欧洲的动人瞬间。借助这部文化史著作,我们见证了也许是欧洲历史上最富魅力与传说的时刻。

借助俄罗斯文学家屠格涅夫和法国女高音保琳娜·维亚尔多、艺术评论家路易·维亚尔多的交往与人生轨迹,费吉斯编织了一张十九世纪欧洲文学、艺术与政治的巨大网络。19世纪的欧洲是动荡的,一方面是启蒙与王权、旧制度与革命、民族国家与帝国体系的竞逐,而另一方面,一个崭新的欧洲文明在悄然诞生。借助技术进步与民主制度的初生,新的市民阶层诞生,革命遥远的回声和社会经济的震荡并不妨碍人们热爱生活与享乐,所有人都跃跃欲试在“新”世界,每个人都期待着书写传奇,也都在成为他人眼中的传奇。铁路、印刷技术的进步、公共媒体与公共艺术的兴起、咖啡馆作为公共空间的拓展,铺垫了所有成为美好年代的背景,静待那些美好的人们登场。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的主人公屠格涅夫登场,穿梭其间。然而,就像《创造欧洲人》的结尾所示,屠格涅夫梦想中的欧洲没有诞生,屠格涅夫与他的朋友们所创造与捍卫的乌托邦,最终在两次世界大战与民族主义的狂潮中变成了“昨日的世界”,但屠格涅夫与赫尔岑们在百年前所面对的问题,如同一道长长的影子,仍然笼罩着我们的世界。

《基因彩票》

作者:(美)凯瑟琳·佩奇·哈登

译者:陆大鹏

版本:一頁folio |

辽宁人民出版社

2023年3月

推荐理由:众所周知,人们在教育、财富、健康、幸福和生活本身的水平上有着极大的差异,但关于这种不平等现象是否公平,人们却存在着并不一致的意见。在“机会平等”主义者看来,所有人无论出身如何,都应该有同样的机会过上长寿、健康和满意的生活。一个“机会平等”的社会,先天条件并不能决定一个人的命运。

但事实果真如此吗?

关于平等的理论谈到了技能、天赋、能力、禀赋、才干、雄心、竞争、优绩、运气、先天性、偶然性和机会,却很少谈及基因。作为心理学家和行为遗传学家,凯瑟琳·佩奇·哈登在《基因彩票》一书中指出,真正的不公平在于,不平等现象可能确与孩子无法控制的各种先天条件有关。如同婴儿无法选择出身家庭的富裕程度、父母的受教育程度以及居住环境一样,婴儿也不能选择父母给自己什么样的基因。

这种“出生抽彩”的结果,是一种系统性力量,我们需要为遗传学建立一个新的道德框架。

哈登认为,我们要创造一个公平的社会,就必须承认基因运气的作用。哈登指出,我们应该重新认识遗传学与平等之间的关系,将其从几十年来与之纠缠的种族主义、阶级主义和优生主义意识形态中剥离出来。

我们当中没有一个人理所应当地“应得”他或她的遗传特征,我们应该利用遗传信息促进公平,而不是将部分人排斥在外。哈登致力于破除基因就是命运的迷思,并提出要根据基因差异建立补偿性公平的社会制度。

《敏感与自我》

作者:(德)斯文娅·弗拉斯珀勒

译者:许一诺 包向飞

版本:理想国 | 上海三联书店

2023年4月

推荐理由:在身体层面,现代人更加注重隐私,对于彼此之间的安全距离更加在意,对肢体触碰也变得更警惕;在观念层面,“敏感式阅读”正在西方社会兴起。用社会学家诺贝特·埃利亚斯的话来说,适应复杂社会下种种约束的需要,让人类的生活也越来越精致和敏感,社会生活的敏感化也是文明进步的重要表现。

而这也催生了许多当下的难题:人与人之间合理的社交距离究竟在哪里?对语言的敏感保护了少数族裔等边缘群体,但是否可能构成对学术或言论自由的侵扰?“共情”成为敏感社会重要的美德,但对彻底“将心比心”式共情的追求,是否可能反而割裂不同群体对话的场域?当我们对“脆弱”抱以越来越多的同情和包容,主张多将苦难的根源诉诸社会结构,又是否真的能够解救受困于苦难中的个人?

本书作者通过追溯卢梭、尼采、埃利亚斯、列维纳斯、弗洛伊德等多位思想家的理论,发掘他们应对当代问题的智慧。作者的关切超出了一般意义的思想史,而是具有极其鲜明的当下性——从“取消文化”性质的讨论,到“Metoo”运动中社交边界的界定。本书提倡用一种平衡的观念看待现代社会的敏感化,将被割裂的韧性敏感重新连接到一起,对这些受到关注的重要议题的讨论贡献了稀缺的常识。

《女性如何书写历史》

作者:(英)弗朗西斯卡·韦德

译者:林曳

版本:后浪文学 |

民主与建设出版社

2023年3月

推荐理由:打开伦敦地图,有一处文学史上的著名景观:布卢姆斯伯里社区。文化精英们在此聚会,重要的作品在此诞生,这里是二十世纪初伦敦“学识最集中、文艺创作最活跃的地方”,是“知识生活的中心”。在布卢姆斯伯里最东边,有一处清幽静寂的所在:梅克伦堡广场。英国作家弗朗西斯卡·韦德将带领我们发现,这里堪称女性主义文学的圣地。当时,这里房费低廉,刚刚获得经济独立的女性尚可接受;这里风气自由、开放甚至激进,女性得以摆脱传统的种种禁锢,独立自由地生活。

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狂热岁月里,先后有五位女作家在此栖身:意象派创始人之一的女诗人希尔达·杜利特尔 (笔名H.D.)、首批牛津大学女毕业生后来成为推理小说作家的多萝西·L.塞耶斯、英格兰首位获得全职大学教职的古典学学者简·艾伦·哈里森、首位获得阿尔伯特·卡恩环球旅行奖学金的艾琳·鲍尔、意识流文学代表作家弗吉尼亚·伍尔夫。

这是一本群像传记,还原了五位女性先锋在面对社会质疑与挑战的情况下,如何坚持写作、追求“智识上的自由”。作者创造性地把本无直接联系的五位女性,置于同一空间讲述,从而展开核心命题:女性如何实现独立和自由?这在今天看起来早已是不证自明的,但在当时远非如此。作者致力描绘的,是在战争宏大背景下被忽略的知识女性命运,她们个人生命中的重大转折、决定性时刻。在乱世中,她们如何挥别过去,突破桎梏禁忌,展开自由的新生活。

《自我决定的孤独》

作者:(德)伊丽莎白·冯·塔登

译者:顾牧

版本:万有引力 |

广东人民出版社

2023年3月

推荐理由:一个人逛超市,算是孤独吗?前几年在网络世界广为流传的“孤独的十个等级”将此列为一级孤独。短短几年过去,手机买菜点餐快速兴起,连逛超市这个行为都未必是生活的选项,此时还在乎是一个人还是多个人逛超市也就没有了意义。依照《自我决定的孤独:难以建立亲密感的社会》这本书的界定,在数字年代的现代人过的就是一种无接触的社会生活,在匿名世界探求共鸣和慰藉,试图建立联结,却在真实世界害怕与人多靠近一米,为可能承受的伤害而迟疑不决。此种症状,也即是现代社会早期常说的“渴望爱但担心伤害”,唯有小心翼翼地保持若即若离的关系才具有某种安全感。

作者塔登 (Elisabeth von Thadden)是看重指尖或皮肤的“触摸”的。是的,现代人成功夺取了身体的主体性,十分清醒地懂得一旦触摸有机会,就可能转向暴力、胁迫和战争。在未经身体本主的允许下,触摸是不能发生的,过去被认为是婚姻、亲子等诸多关系中的身体接触义务也不再是理所当然的。问题在于,人终究渴望触摸和被触摸,缺乏抚摸的孩子无法感受到安全便是例证。人们也是因此才一头扎进网络,在“无接触”之中苦苦搜索“接触”。没有谁,也没有哪种观点能确定地指引为此困惑的人,是待在原处,还是去冒险,除非正义的司法制度和“说不”的文化已经无坚不摧。塔登是有冒险倾向的,而这倾向不单是因为看到缺乏被触摸的老年人群体,更是因为在众多社会理论和小说文本之中看到了触摸那不可替代的意义。

《旧金山海湾景象》

者:(波)切斯瓦夫·

译者:胡桑

版本:上海贝贝特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23年3月

推荐理由:“当空气中满溢着分析与结论的喧哗,承认你并不理解是否会变得毫无用处?”博学的米沃什在其随笔集《旧金山海湾景象》的开篇中这样自问。这种“知不知”的姿态成为他处理移民美国后所获经验的前提:“在我试图捕获赤裸裸的经验之际,从书中习得的词汇几乎没有什么用处,这些赤裸裸的经验规避一切既成观念……我无法从记忆中驱除读过的书,无法驱除书中所主张的理论和哲学,但是我可以无拘无束地怀疑,可以自由自在地提出天真的问题,而不是加入异口同声的断言与否定。”米沃什真正想写出的,是“置身此处的万分惊诧”,是存在的惊奇。因此,看到加利福尼亚过于辽阔的大自然时,他感受到的是自然的不可归纳,不可定义;他也在宇宙般广阔的无限空间面前,感受到自己和人类的孤立无助。诗人还在随笔集中写到美国的历史,如对印第安人的迫害,写到美国当下 (上世纪六十年代)的潮流,如对物质和性的迷恋,写到美国“本体论的贫血症”,由此虚无主义蔓延开来,而对米沃什来说,对真理的探寻和灵魂的救赎是根本性的,因此他多次讨论“神秘的守护者”——宗教,并在其中寻觅着“神圣”与“解放”。

《我们为什么爱喝酒》

作者:(加)森舸澜

译者:陶然

版本:潮汐Tides |

浙江人民出版社

2023年4月

推荐理由:人们为什么爱喝酒?这个看似一目了然的问题,细想其实并不容易回答。我们对于醉酒危害的长篇大论和不嫌弃饭的劝告早已无需赘述,但人类在演化的历史中从来没有放弃这项“恶习”,几乎所有文明都无法抵御酒精的诱惑,哪怕酒精饮料的制作需要消耗历史上资源稀缺的谷物和水果,同时只能提供一点卡路里,几乎没有营养价值。社会的规训也不起作用,不同时期和地域的国家都曾颁布过禁酒令,但从来就没有成功过。我们在抱怨酒精危害的同时,却无法解释人类社会为什么离不开酒精。

汉学家森舸澜在写作这本书时,将科学和人文领域中的跨学科研究结合在一起,从多个方面提供给读者一个既符合科学结论、又独到有见地的文化阐释。森舸澜指出,探究人类爱喝酒的深层原因,首先需要理解人类在演化中的生态位,也就是人类如何同时是创造性动物、文化性动物以及社群性动物。酒精的关键作用,就是通过作用于大脑中的前额叶皮层 (PFC),让我们的感官迟钝,模糊我们的意识,降低我们的理性计算能力,从而有助于解决人类面临的挑战:增加创造力、缓解压力、建立信任,让保持距离的陌生人奇迹般地实现合作。从这个意义上,正是酒精开启了现代文明,助推人类社会的发展。当我们厘清了酒精对于社会的积极作用之后,才能更有效地利用它回应人类社会的种种挑战,而不是“误入歧途”。

当然,读者不必以为作者在试图为酗酒行为做辩护。书中特别用一个章节“酒神狄奥尼索斯的阴暗面”来分析酗酒与权力关系、暴力行为、性别平等之间的复杂关系。森舸澜在处理这些棘手问题上的睿智、博学和分寸感,让这本书在吸引读者持续阅读的同时兼具教益。

本文为独家原创内容。作者:新京报书评周刊编辑部 ;编辑:宫子,罗东,申璐;校对:薛京宁,付春愔。未经新京报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欢迎转发至朋友圈。

最近微信公众号又改版啦

大家记得将「新京报书评周刊」 设置为星标

不错过每一篇精彩文章~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