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本地 >

新基建快速发展,机器人改变建筑业的时候到了!

2023-05-29 16:02来源:网络本地 0人已围观

摘要新基建快速发展,机器人改变建筑业的时候到了!...

目前,中国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步伐正在不断加快。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里也提到了要推动制造业的升级与新兴产业发展。发展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的推进,提高科技创新的支撑能力,稳定支持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的研究。引导企业在研发上对投入进行增加,加快对国家实验室的建设,重组国家重点实验室体系,发展社会研发机构。

在新时期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这场飞跃当中,拥有更强生产力与竞争力的复合型企业将承担起这个社会的更多责任。在今年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碧桂园集团董事局主席杨国强就提交了3份提案,提案中涉及到要对建筑机器人的政策标准体系的建设还提到了职业教育发展与大力发展海外农业等领域。

博智林机器人实验中心外景

用机器人建房子条件已具备

从今年以来,新基建的重要性就一直在决策层面频繁提及到。在3月4号,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就在会议上进行强调,必须加快对5G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进度。在今年的4月28号,更是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部署了要加快对信息网络等新型基础设备的建设,推动整个产业和消费的升级。

在基建领域里建筑行业作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地位颇为突出。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在去年,建筑业增加值就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达到了十年来的最高点7.16%。

但是,尽管中国拥有全球最大的建筑市场,但是目前中国的整体情况仍然是大而不优,科技对于建筑业的贡献不大,数字化与智能化程度低等问题,也成为了建筑行业向高质量发展的障碍。特别是目前的建筑业对于年轻人的吸引力越来越弱,招工难与用工荒的现象也逐渐加剧。新冠肺炎的疫情爆发更是对整体的传统建筑企业的开工和生产带去较大的阻碍与困难。

故此,数字技术的拓展与智能手段的接入让建筑业进行升级赋能也变得迫在眉睫。在目前,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应用也进入到快车道,新基建的兴起与发展加速了传统建筑业往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的方向去发展。

杨国强建议,政府应该研究制定覆盖机器人研发、制造与应用全流程的政策支持体系。

从另外一方面,则是要抓紧完善建筑机器人行业标准体系,对监管机制进行健全话管理。并由行业权威机构或者龙头企业牵头,联合行业研究团队、专家学者、骨干企业等多方力量,共同尽快建设起机器人的标准体系,加速其市场化应用。

职教扶贫,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在最近这几年,随着中国的经济进入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产业升级加快与经济结构的调整,让各个行业对于技术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紧迫,职业教育的重要性与作用也越来越凸显。在去年的2月份,国务院印发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便是在国家层面上对职业教育实施改革的一个纲领性文件。在这个方案中,提到了要将职业教育要更加重视,从而来促进就业与产业发展需求为导向,鼓励社会各界特别是各个企业去积极支持职业教育,着力于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与技术技能人才。

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提到了,要资助以训稳岗,在今年与明年两年内,职业技能培训3500万人次以上,而高职院校扩招了200万人,要使更多劳动者能拥有一门技能,能更好的就业。

与此同时,今年又是脱贫攻坚的决战决胜之年,脱贫的任务非常艰巨,而脱贫后又要如何防止返贫也是一个重大课题。而杨国强在《关于更好发挥职业教育对脱贫防返贫作用的提案》就提到了,目前从实际情况看来,返贫的主要原因还是在于缺乏有效就业与没有稳定的收入来源。如果贫困群众和他们的后代能够接受到良好的职业教育和培训,他们就可以利用自己会的一技之长来获得稳定的收入,将贫困代际的传递彻底斩断。

掌握一门技术或许可以从根本上改变一个贫困的家庭的命运。在去年8月20日,甘肃临夏国强职业技术学校开工奠基,这一所位于甘肃临夏回族自治州东乡族自治县达板镇的学校,由国强公益基金会捐赠3亿元建设而成,能够同时容纳2500多名学生就读。而且最难得的是学校一直坚持自己的公益属性,家庭贫困的学生在学校就学是免除一切费用的,学校将会帮助其掌握就业技能,结合整个产业的发展实际需求培育人才,从而实现一人成才,全家脱贫。

国家要在职业教育和培训在脱贫与防止返贫中发挥作用,要让贫困的群众掌握一门技能,实现持续稳定的脱贫。首先就必须加强全社会特别是贫困群众正确地认识到职业教育,而且要加强对贫困学生入读职业学校的资助。对于他们的入读由国家垫付学杂费与生活费,必须让他们无压力地免费学习,等到他们有能力时再偿还。第三就是要加强贫困地区的职业学校建设,提高整体的办学质量。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