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本地 >

从退耕还林到退林还耕,背后是越来越严重的粮食危机

2023-06-14 14:19来源:网络本地 0人已围观

摘要昨天还刷到一个视频,是温铁军早年的经典反问,他的核心意思其实只有一句话:那就是靠着二亩三分地致富,完全没有希望。...

#5月财经新势力#

昨天还刷到一个视频,是温铁军早年的经典反问,他的核心意思其实只有一句话:那就是靠着二亩三分地致富,完全没有希望。

我不难理解他这句话的本意,致富显然靠的不仅仅是勤劳,而是比较优势。

要说勤劳的话,在过去的五千年历史里,可能农民都是最勤劳的,但不管是盛唐还是相对自由的北宋,普通百姓的生活其实并没有特别大的变化。

那什么是比较优势呢?

比较优势就是什么赚钱做什么,什么利润高做什么。成本是放弃了的最大代价,一个人选择送外卖、进厂,那么他可能放弃的就是种庄稼、种地的收入,但种地一年能有多少收入呢?

如果仅仅靠着二亩三分地的话,在一些经济效益农具落后的地方,一年能有上万的收入已经非常了不起了。

但同样的,如果你选择进厂、送外卖,三个月收入上万,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这个时候很多人就会有疑问了,如果大家都不种地,那粮食安全怎么办?谁又来填饱大家的肚子?

这个问题可以说非常巧妙,尽管没有人愿意自己去种地,但大家对宏大问题的关心程度,又远远超过了自身利益的关心程度,尽管让他自己去种地,他可能并不情愿。

我们以养猪产业为例,当猪肉价格过高的时候,人们看到了养猪的利润,就会一拥而上纷纷养猪,这个时候供应上来了,需求不变的情况下,猪肉价格又会下跌,当猪肉价格下跌的时候,人们就会离开养猪产业,这个时候由于供给减少,猪肉价格又会上涨。

如此周而复始,养猪周期就形成了。

但粮食价格为什么没有周期呢?那是因为事关“安全”,价格并非市场化。

我们的粮食一直以来就比较依赖外部进口,但从历史来看,我们对粮食的态度也并非一成不变,从退耕还林到退林还耕,背后其实是越来越严重的粮食危机。

粮食危机这个词虽然听上去令人不安,但事实上严格来算的话,在全球所有的发达国家中,几乎或多或少都面临着形形色色的“粮食危机”。

粮食危机如何发生,如何影响我们的安全,往往取决于我们如何定义粮食危机。

以日本为例,日本的牛肉和各种海鲜产品虽然出口全球,但日本当然也有粮食危机,日本的人均耕地面积比我们少了很多,这就导致日本的蔬菜、水果、和主食其实也高度依赖进口,如果按照我们的定义,粮食应该牢牢抓在自己的手中的话,那东京圈其实也可以搞搞退林还耕。

为什么我们看新闻很少看到日本谈粮食危机呢?

这里又有一个问题,因为牵扯到了国际形势。

危机一般都是各种“战”的代名词,不管是经济战还是热武器战争,只有在“战”的大背景下,危机一词才会被频频使用。

自二战以后,全球建立的国际贸易体系,直白来说其实就是自由贸易,利用经济学中的比较优势原理,各国进口、出口、贸易,用贸易来解决纷争,用贸易来解决过去农耕时代对土地的需求。

而粮食的定义其实是非常广泛的,水果、蔬菜、吃的、喝的、各种肉类、海鲜,严格来说都是粮食,这也就导致了,由于各国地理位置、产业结构、经济效益的不同,理论上这个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够做到粮食完全自产自销。

而比较优势的原理就在于,你缺什么,你就找富余的国家去进口;同样的,对方国家缺什么,又找富余的国家出口。

而我们在水稻方面其实还算是比较自产自足的,这依赖于东北黑土地的丰沃,那边土地面积大,更适合大型机械收割种植,利润自然也就更高,在有利可图的情况下,才会形成产业。

但我们的饲料,例如大豆、玉米反而比较依赖进口,过去从美国进口居多,现在由于局势不稳定,关系不稳定,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我们调整战略,从过去的退耕还林到今天的退林还耕,是有其时代背景的。

不过那个时候是从经济和环保的角度出发,而今天,则是从战略和安全的角度出发。

由于两者侧重点不同,也就不能单单以经济效益去衡量,但由于粮食是需要人种的,这其中涉及的可能也不单单是经济效益,还包括行政(农管)、就业、收入、环境等问题。

最近的成都环城绿化带变耕地、4月23日的广西南宁铲除烟叶种粮食等问题,这些不仅仅带来的是经济效益的问题,可能还会带来损失的问题。

“一拆一修”,GDP上去了,但其中的浪费和修建的成本,可能更多的还是由个人去承担。

当然,粮食安全重不重要,这一点毫无疑问,相信很多70后、60后乃至更大的人,永远也忘不了那几年的艰苦生活,啃树皮、吃南瓜叶,这样的日子其实就真实发生在几十年前。

也就是说,几十年前我们的生活,和过去唐宋明清普通人的生活,跟数千年前古人的生活没什么区别,甚至某些时候还要更糟。

我们从吃饱饭到吃肉自由,其实也就是最近二十年的事情。

不过重蹈覆辙的事情,我们显然不会做,也不至于陷入到那一步。

根据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阿玛蒂亚·森对饥荒的研究,近代社会发生饥荒并不仅仅是因为食品短缺,更重要的原因是食品分配机制的不公,即人们的正当权利没有获得制度性的保障。

阿玛蒂亚·森说,尽管有很多饥荒是发生在粮食产量下降之后,但有些饥荒却发生在粮食产量的高峰时期,例如1974年孟加拉饥荒,当年孟加拉粮食产量比上一年增长13%,人均粮食产量增长5.3%。

但当地农民因为之前发生的洪水灾害,无法出卖自己的劳动力获得就业机会,从而通过货币交易获得粮食的机会也大大降低。

因而,阿玛蒂亚·森得出结论:在现代历史上,一些地区从来没有发生过饥荒,而发生饥荒的地方,没有一次是因为粮食不足。

由此我们或许可以得出结论,只要有钱、货币还有购买力,那么一个人饿肚子,或是一群人饿肚子的现象,就不太可能会发生。

因为在市场经济下,理论上金钱可以买到大部分的食品。

进一步延伸我们还可以得出结论,失业、收入下降、没有收入,才是导致饥荒的“罪魁祸首”。

联想到今天我们的青年失业率,以及越来越多的毕业生人数,乃至今天的结婚率、人口出生率,我们其实也可以把这些社会现象全部串联起来。

除此之外,回顾历史我们也会发现,饥荒要么是因为天灾,要么是因为“人祸”,例如我们都知道的冯小刚导演的电影《1942》,其中固然有天灾的因素,但人的因素也至少有一半。

行政如果完全干预指导粮食生产,市场的力量就会失去作用,在失业本就严重的今天,固然农村可以提高就业问题,但如何让人们的口袋更鼓,收入更高,才是解决更大的问题的根源之道。

在一个国际贸易体系中,国与国之间的贸易背后,其实是公司与公司之间的贸易,其实是需求和供给之间的贸易,换言之,只要我们有需求、有钞票、理论上可以买到任何市场下的商品。

但同样的,在全球局势复杂多变的今天,卡脖子现象也客观存在,虽然卡脖子卡的是高科技领域,不是粮食领域,但未来不排除会有类似的情况出现,因此我们也的确需要做完全准备。

但也正如我的担忧,如何兼顾粮食安全和经济效益,似乎是一件两难的事情,鱼和熊掌难以兼得。

今天还有年轻人会种地吗?还有年轻人愿意种地吗?

如果让年轻人到大有可为的农村去奋斗,年轻人还会奋不顾身吗?

这些问题的答案,在过去是那样一目了然,但在今天,我们所面临的不仅仅是外部的不确定性,还有内部的不确定性。

在这样一个多变充满不确定性的世界里,或许我们都应该寻找到一个共识,这个共识不仅仅是内部的,同样也是外部的。

例如对粮食的共识、对收入的共识、对确定性的共识,甚至就连罚款创收,我们也都需要找到共识,什么能做、什么一定不能做。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拧成一股绳,共同前行。

如果我们继续互揭伤疤、互相找对方的“软肋”、缺乏甚至是没有共识,那么未来的危机可能还会更多,粮食也不过是其中最后一道防线。

因为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告诉我们,人的最最基本需求,首先就是吃饱饭,至于是住宿、安全、环境,最后才是各种精神需求。

尊重基本人性、尊重法、尊重经济规律,这是内部所需要的共识;而在外部,我们需要一个贸易上的共识,例如粮食、各种市场商品等等,这些共识能够给我们确定性,让我们未来的每一步走的更有目标,而不是乱下棋。

二十年前我们退耕还林,如今我们退林还耕;四十年前我们计划生育,如今我们鼓励生育。

成本,其实就是放弃了的最大代价。

在确保长期性的措施上,我们其实可以通过寻找共识来获得答案,有时候一些话,显然可以放在台面上讲出来。

关起门讨论,容易导致信息闭塞,增加沟通和反馈的成本,更重要的是,一旦猜错信息的含义,那么就很难及时止损。

粮食安全值得我们每个人重视,但粮食安全又不仅仅只关乎粮食安全,这背后所牵扯到的复杂因素,当然也不能简单的以“是否”去衡量。

更重要的是,我们看重什么,我们拥有怎样的共识,以及我们所期望的未来,到底是怎样的未来。

end.

作者:罗sir,新青年的职场内参。关心事物发展背后的逻辑,乐观的悲观主义者。关注我,把知识磨碎了给你看。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