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本地 >

第七次人口普查显示:00后男女比例失衡,有儿子的家庭一定幸福?

2023-06-25 10:58来源:网络本地 0人已围观

摘要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随时查阅一系列优质文章,同时便于进行讨论与分享,感谢您的支持~ 随着社会的不断...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随时查阅一系列优质文章,同时便于进行讨论与分享,感谢您的支持~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类认知的不断进步,许多糟粕思想都已经被我们抛之在后,

但是,某些思想对于人类的影响是根深蒂固的。

即使经过了长时间的发展和变化,依旧有人会受到一些糟粕思想的影响,例如重男轻女。

重男轻女在古代曾经流传了上千年,男尊女卑的时代虽然已经过去,但却依旧有人深受其害。

至今为止,不少人认为,只有生了儿子才能给家中添福添财,

只有生了儿子才能够延续香火,给自己的家庭长脸。

认为生下的女儿未来注定要嫁到别人家去,而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所以生女儿就是赔钱货。

虽然随着人类认知的不断发展,我们开始倡导男女平等,

甚至现在有不少人认为生女儿比生儿子好。

根据相关数据统计,自从2010年之后,我国的人口出生率开始逐年降低。

并且男女比例开始严重失调。现如今2000年之后出生的人口大概是1.46亿人,而其中男性人数比女性多出1300万。

试想这些孩子到了适婚年龄之后,结婚恐怕会成为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

如今社会上的大多数人认为,导致男女比例严重失调的主要原因,

还是许多人依旧受到重男轻女思想的影响,

虽然现代人人倡导男女平等,无论在国家层面还是在社会层面都表现出了男性与女性之间的公平。

但是,在许多人的潜意识当中,女性依旧是社会当中的弱势群体,也就是男性的附属品。

一、 重男轻女心理源于人类集体潜意识

繁衍后代实际上是人类潜意识当中的本能,也是延续人类种群的终极目标。

无论是在我国还是在西方国家,重男轻女的思想都已经流传千年之久,

一代又一代的人们不断受到重男轻女思想的影响,

已经形成了一种集体潜意识,换句话来讲,人们只是在下意识地重男轻女。

集体潜意识指的是人类在发展和进化的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种集体经验,

这种经验会在无意识的情况下存在于个体的内心,

被人们普遍拥有,有一些集体潜意识是个体终其一生都无法意识到的。

而根据心理学家的研究发现,目前能够被人们清楚意识到的集体潜意识就是处女情结,

这也是最直观地能够体现重男轻女思想的表现。

二、 幸福的家庭:生男生女都一样

我们总是好奇为什么那些重男轻女的家庭总是要生出一个儿子才肯罢休。

孩子作为夫妻爱情的结晶,难道还有男女的区别?

但实际上,在大多数重男轻女的家庭当中,女性想要生儿子的主要原因来自于外界的影响,

例如希望自己的婆婆和老公能够高兴,能够让自己的家庭挺直腰杆,

能够让那些议论纷纷的人闭嘴。解决这些问题最好的方式就是生一个儿子。

那么,生女儿的家庭难道就不幸福吗?

不久前某社交平台上出现了一条热搜名为“雌竞”,用于形容同性之间不良的竞争。

而令人们惊讶的是这个词出现在母亲与女儿之间。

甚至有人认为女性想要生儿子是因为同性相斥、异性相吸的道理。

三、 据研究表明,女儿更能够让父母感受到幸福

一项针对家庭幸福感研究的结果显示,对比生儿子和生女儿的家庭,

在孩子出生至30岁期间,生女儿家庭的父母幸福感明显高于生儿子家庭的父母幸福感

美国普林斯顿大学也从针对老年群体进行过类似的研究。

究结果显示,大多数人在晚年更希望自己能够拥有一个女儿。

因为女儿在晚年能够照顾父母的几率远远高于儿子。

所以,生女儿的家庭实际上幸福感更高,并不是生儿子就一定会幸福。

在古代所有人都讲究养儿防老,但是在现代,能够在晚年好好照顾父母的大多都是女儿。

无论是重男轻女还是养儿防老都已经不符合现代的时代发展了。

除此之外,现在对于大多数人而言,结婚已经成了一件困难的事情,男女比例严重失调。

男性人数远远高于女性。其次越来越高的物价让许多人对婚姻望而却步。

不是单身男性不想结婚,而是他们根本就没有足够的经济实力,

这时大多数人会求助于父母,而父母就会掏出自己的全部积蓄来支持儿子。

在这里我们不倡导生男孩好还是生女孩好,因为性别从来不是评判一个人好坏的标准,

男女平等不应该只是嘴上说说,而是应该体现在现实的行动当中。

生儿子的家庭不一定会幸福,生女儿的家庭也不会不幸。

- The End -

作者 | 汤米

编辑 | 不下雨

参考资料:Bruk, A., Scholl, S. G., & Bless, H. (2018). Beautiful mess effect: Self–other differences in evaluation of showing vulnerability.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15(2), 192-205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