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本地 >

孩子抗挫能力差?三个方法训练出有毅力孩子

2023-07-14 16:43来源:网络本地 0人已围观

摘要她不禁感叹道:现在的孩子真是越来越难教了,说不得骂不得,受不得批评,自尊心非常强。人很多,都是骑行而来,有些孩子们骑着...

文/琉璃苏比

昨晚闺蜜发牢骚,说她儿子最近变成爱哭鬼了,说他两句就哭。

她不禁感叹道:现在的孩子真是越来越难教了,说不得骂不得,受不得批评,自尊心非常强。做错事也不让说,承受不了丁点失败。要求得不到满足就哭闹,遇到小小困难就退缩……

其实,这是抗挫能力差的表现。

确实如此,貌似不少孩子都这样。最近我家的孩子也有这倾向。对他说话大声一点,言辞严肃一点,就是“妈妈欺负我”,“坏妈妈”,“妈妈不爱我了”……

小孩会用爱来要挟你了,这届妈妈不好当啊。我决定做点什么。

周末,带着孩子去了森林公园。公园山海拔很低,才200多米,可骑自行车上去。

我们在路边租了一辆双人自行车。黄色的车身很长,也重,两个座椅,两副脚踏板。孩子一开始觉得好玩,嚷着赶紧上路。

上了车,才发现他够不着脚踏车,双腿悬空。看来我太“高估”孩子了,让他锻炼的想法落空了,只好一个人踩。

森林公园名副其实,目及之处,全是树,郁郁葱葱,深呼了一口气,大自然氧吧,太舒爽了。

人很多,都是骑行而来,有些孩子们骑着小小三轮车跟在大人后面,甚是可爱。

我们绕着林荫大道、小道转了一圈,微风正好,风景怡人,好不惬意。红尘荡尽,疲劳无踪。感觉所有的疲惫都被洗涤的一干二净,所有的疫情阴霾也消失在这浓浓的绿意里……

开始上山了。刚开始好几个小坡都是踩着爬上去,没多久就踩不动了。让孩子下来走,小家伙不大一会就气喘吁吁的,直喊累。宅家三个月,体质直线下降。

我一边哄着一边逗他说话,好不容易又爬了一段。走一段歇一会。

快到顶时,看到不少人踩自行车迎面冲下来。有骑双人自行车的一家三口,有骑三人自行车的一家四口,伴着阵阵欢声笑语。我突然来了主意。

我说“宝贝,你看到了吗?那些下坡的人。他们个个都好开心啊,风很大,踩自行车下坡的感觉一定爽呆了,你再坚持一下下,我们马上就可以下坡了好吗”?

孩子听完,也来了劲。一鼓作气,一起推着笨重的自动车爬到了山顶。

终于,到了下坡的时候了,放松疲劳的双腿,全神贯注地掌控着车头。很快,疾风迎面而来,掠过耳边呼呼作响。自行车的身体也变得轻盈起来,飞快地向前冲下去,越滚越快。

孩子开心得哈哈大笑,我大声问他:“感觉怎么样?"

他乐呵呵地说:“妈妈,我们像飞起来了耶”,说完在车后面笑个不停。

速度过快,他反而有点怕,大呼赶紧刹车。

刹车慢下来,也终于看到了更迷人的山顶风景。停下来后,我们歇了会,我对儿子说:“宝贝,刚才下坡的感觉爽不爽?”。他点了点头。

我又说:“既然下坡这么爽,风景这么美,那刚才爬上坡的辛苦值不值得?”他又点了点头。

“但是如果没有辛苦爬坡换来,那就不可能体会得到下坡的这种快乐的感觉对不对?所以凡事都是相对的,不要害怕辛苦,遇到困难也不要担心,解决了心情就舒畅,那我们以后不要害怕辛苦和困难好吗?”

孩子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

我们冲下南门,逛了一圈,返程回来又爬了一次坡,接着又往下冲了一次坡。孩子把这两种感觉重新体验了一遍,一点怨言也没有了。

凡事都有对立面,让孩子理解了这种对立面,唤醒了内驱力,也就懂得了自控。

所以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要培养孩子的自控力。只有自控力强的人,不怕辛苦,不轻言放弃,才是有毅力的人,将来长大了才有更大的可能取得成功。

但是为什么现在的很多孩子自制力和抗挫能力都非常差呢?

自控力差、抗挫能力差的原因:

1.父母过度操纵和控制孩子

很多父母的教育方法不当。孩子一哭闹马上就呵止:“不许哭听见没有”“不许买”“不要吵,烦死了”。

当父母过度操控孩子时候,孩子也就失去了自我控制能力,唯大人是从。

哲学家弗洛姆这样说:教育的对立面就是操纵和控制,它出于对孩子之潜能的生长缺乏信心,认为只有成年人去指导孩子该做哪些事,不该做哪些事,孩子才会获得正常的发展。

2. 对孩子过于苛刻,过度预期孩子能力。

很多父母望子成龙心切,凡事都要求孩子优做得十全十美,也喜欢拿孩子和别人家的孩子比较:你必须要比他更好,你一定拿第一。

为了讨好父母,他可能会尽力,但是无形中增加了孩子的压力,以为要是哪天考不好了,父母就不喜欢他不要他了,变得无法面对挫折。

3.凡事包办,孩子失去锻炼机会

现在很多大人,尤其是爷爷奶奶,因为心疼孩子,大多数时候都是包办,为孩子做好一切,毫无锻炼机会。要是哪天遇到了困难,直接就垮了。抗挫能力为负。

由此可见,大部分是家长的原因。

提升孩子抗挫能力,可用这三个方法训练孩子毅力

1.激发内驱力,鼓励孩子坚持,并给孩子找到坚持的理由。

纵观历史古今中外,名人的成功,如果说有什么共同之处,那就是坚持。

1832年,林肯失业了。他决定当一名政治家。但参加竞选,又失败了。接二连三的失败并没有让他一蹶不振,接着,林肯开始自己创办企业,可是,这家企业一年内又倒闭了。在往后的17年间,为了偿还企业倒闭时所欠的债务,他不得不到处奔波。

林肯没有放弃,1846年,他再次参加竞选国会议员,最后终于当选了。后来经过不懈地努力,他成功当选为美国总统。

这就是坚持的重要性。

文首提到的自己的经历,就是给孩子找到一个坚持的理由,想像着顶到山顶后下坡带来的快感,就可以坚持下去。

心里一直想着得到后,收获后的快乐和成就感,就可以激发内驱力,坚持下去。

也可以多给孩子讲一些伟人和科学家历尽困难挫折、历经无数次的失败,而最终凭借坚强毅力成功的故事,以激励孩子。

2.参加一些体育竞赛,培养耐力和毅力,学会遵守规则,提升自我约束能力。

李玫瑾教授说,提升孩子的抗挫能力,就要提升孩子的毅力,最好的锻炼孩子毅力的就是体育运动了。而最能让孩子学会坚持的,要数长跑和游泳。

我认为爬山也可以。无论哪项运动,只要能让孩子学会坚持的都可以算。

因为体育运动,极大地挑战身体上的耐力,只要能忍耐身体上运动消耗达到极限的这种痛苦,那么就可以极大地提升孩子的毅力。

一些国家的奥运项目之所以那么强,就是因为他们从小就开展社区性范围的体育运动。每周社区都有各项比赛,极大的提升了孩子的身体素质。

3.有意设计阻碍,进行“逆境锻炼”,培育抗挫能力

除了体育运动,其实现实生活中非常少有吃苦耐劳的机会。

那么家长也可以人为制造一些阻碍,来培养孩子的抗挫能力。

哈佛女孩刘亦婷的母亲,小时候就给她设立了很多人为的阻碍,比如,她会让孩子练捏冰块,以锻炼她的忍耐力。孩子忍耐力不断提升,身体素质也得到了提升,在学习上遇到困难的时候,也会自然而然地有了这种抗挫能力和必胜的信心。

这也是一种对孩子的严格要求,培养孩子的约束力的锻炼。

多给孩子提供克服困难的机会。遇到困难,让孩子先动脑筋、自己找答案、想办法,实在找不到了再找大人帮忙。以后遇到问题的时候,孩子就有了自己克服的勇气。

当然,家长也要以身作则。严格要求自己,做事要有毅力,勇于克服困难,给孩子做一个好榜样。

万一孩子在逆境中产生了消极懈怠心理,退避三舍。应当多用一些正面语言鼓励小孩,说:别怕,你一定行的!”“你真勇敢!”鼓励孩子努力地去战胜困难。

当小孩一次又一次战胜了困难时,他们便会勇气陪增,激起对战胜困难的心愿,害怕的心理就会消失。

当孩子成功之后,回过头来看看,就懂得:一切都值得。

有一句话说得很好:“当父母的,在孩子遇到挫折时,和孩子一起面对,而不是和挫折一起打败孩子。”

你好,欢迎关注@琉璃巧育儿,我是琉璃苏比,国际IP绘本作者,绘本阅读指导师,家庭教育讲师,想象力启蒙导师,早期教育研究会会员。关注获得更多国际前沿育儿理念,提升孩子未来核心竞争力。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