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本地 >

原创 农村青少年群体智能手机成瘾,弗洛伊德:有的人用一生治愈童年

2023-07-24 18:14来源:网络本地 0人已围观

摘要智能手机在某些人眼中,是“耽误孩子成材的恶魔”,而在有些地方,智能手机、短视频是他们唯一了解世界的方式,游戏也是为数不...

原标题:农村青少年群体智能手机成瘾,弗洛伊德:有的人用一生治愈童年

001

随便换一个主语都成立的啊

老人群体智能手机成瘾,已濒临失控。

家庭妇女群体智能手机成瘾,已濒临失控。

上班族群体智能手机成瘾,已濒临失控。

大学生群体智能手机成瘾,已濒临失控。

城镇中年手机成瘾,已濒临失控。

城镇妇女手机成瘾,已濒临失控。

你到地铁上面看一下,最起码50%人在地铁上面看手机。

你在路上看一下,最起码10%的人走路操作手机。

手机那么好玩,谁不想玩呢?

这可不是阴阳怪气,这是真的,农村孩子最低成本获得快乐就是玩大人的手机。其他的娱乐,他们也没有啊,什么?你问我怎么知道,我就是农村95后啊,我的童年都是玩弹珠,要么就是下地干活,要么是去放羊。我小的时候连手机也没有,是坏处也是好处吧,对于我这种手机重度用户来说,那个时候没手机,我平时没啥玩的,所以上了高中上了大学。

002

记者去农村采访

看到农妇给孩子煮泡面,大惊失色,说给孩子吃这个不营养。农妇一愣,说这是给孩子补充营养的好东西,平时哪舍得吃。

智能手机在某些人眼中,是“耽误孩子成材的恶魔”,而在有些地方,智能手机、短视频是他们唯一了解世界的方式,游戏也是为数不多几乎众生平等的快乐。

有了向往,才有改变生活的动力。也许是努力学习,也许是努力工作,城里孩子宁有种乎。

至于那些彻底沉迷、无法自拔、高度成瘾的孩子,没有手机他们就有未来了吗?你口中的未来,他们本来也没有啊。

更残酷的是,这沉迷手机可能还是一个相对好的事情,如果不玩手机还没人管会干嘛你想过没?你以为城里的孩子上补习班都是自愿的?你以为他们不喜欢玩手机?不是的,区别只是城里的孩子有以为城里的孩子上补习班都是自愿的?你以为他们不喜欢玩手机?不是的,区别只是城里的孩子有。

努力不一定成功,不努力一定失败。对于没资源条件差的人应该鼓励努力,而不是轻飘飘的一句资源固化,阶级固化。好像不努力JJ就不固化一样.

1990年,我们的城市化是26%左右。

2022年,城市化是65%左右。

三、四十岁的人多数都是农村里出来的。大家现在怎么样?

003

本来想说,不难的

游戏和短视频能做得吸引人,我们只要将其中的上瘾机制用在教育上,打造出新奇有趣的全方位沉浸式体验的教学产品,借用AI做到寓教于乐因材施教应该不难的。

但是又想了想,可能没这么简单。这么简单的话早该有爆款问世了。

随便一个图文或视频平台,名师课程、干货教学的播放数据根本干不过跳舞撸猫搞笑和煽动情绪贩卖焦虑的。就像科普总是敌不过谣言。劣币驱逐良币,唉.

本质上,还是农村的精神文化生活太贫瘠,智能手机随之携带的短视频和手游等精神娱乐产品以降维打击瞬间冲毁了少年儿童的心智防线。

还记得2001-2010年前后,遍地的网瘾少年,实际上真有那么多打游戏的吗?

不一定,还有不少是去看网文,看视频,逛论坛的。

因为以前电脑价格相对于当时的工资水平较高,而且网吧的网速当时比较快。

但是后来电脑的价格低廉化后,家庭宽带网速一口气从4兆上升到百兆千兆后,网络早就不稀奇了,上网再不是新鲜且难得的东西,

网络游戏的套路收割了几波后,大部分曾经走过的人群都已经熟悉甚至厌倦这种网游载体了。

很多当年网瘾较重的人写的文章里也提到这点,

实际上是因为精神生活太贫瘠,眼巴前就电脑有点意思,所以容易沉迷进去,

后来工作后,有了钱,精神消费方式多种多样了,比如买好书看好书,逛文化展,看话剧,旅游拜访名胜古迹,网瘾瞬间消退不少。

实际上农村教育,如果是留守儿童的话,真心还是恢复从小学到高中的寄宿制,

军事化管理,在学校内部放放电影,搞搞文化娱乐活动,

当少年儿童的精神活动因为父母教育和家庭娱乐的缺失而导致巨大真空的情况下,

公共教育部门应该强制地介入,补充这片精神文化生活的真空,

从组织上管理起来,尤其是要严管下课后的生活。

004

有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有的人用一生治愈童年!

由于留守儿童从小缺少父母关爱导致他们性格与平常的孩子大多不同,大部分孩子孤独、敏感、脆弱,他们从小得不到完整的爱。一年能见到两三回父母两都是好的,有的孩子只在过年才能见一回父母。平时他们只能用寂寞的泪水来陪伴想念。

他们不知道如何与人相处,缺少与正常人际交往的常识。因为长期与父母疏远,留守儿童长大以后跟父母的关系很难相处的融洽。在关于留守儿童在知乎留言里,绝大多数都是类似于这样的倾诉:

爷爷奶奶是文盲,当我犯错的时候,他们对我的教育方式就只是打和骂。

没人理解的时候,只好对着猫、狗,对着大树倾诉内心的苦。

第一次来大姨妈,不知道可以问谁,以为自己要死了。

初中的时候,身边的同学都辍学打工了,我好想有人帮我指点一下,我到底该不该继续读书......

因为从小缺少爱,当留守儿童长大以后,他们对爱的感知也会出现用力过猛,既渴望爱,又害怕爱,根本不知道怎么去处理友情和爱情,最终只好用拒绝来保护自己。

著名的心里学家弗洛伊德说:人的创伤经历,特别是童年的创伤经历会对人的一生产生重要的影响。悲惨的童年经历,长大后再怎么成功、美满,心里始终会有个洞,充斥着怀疑、不满足、没有安全感。

而现在,这些留守儿童纷纷长大,在将近一亿个心中有个洞的儿童长大了,他们正在融入这个现实的社会,他们正在面临着今后的残酷人生。

从小缺爱的人,内心是没有力量的,心是空的。长大后什么搞钱,搞事业买房买车,出人头地,结婚,他的心对这些东西完全没有感觉。

可能为了迎合世俗,也会跟着喊下口号,努力搞钱,努力搞事业。但真的只是停留在喊口号,因为心里真的没感觉,心大部分时候都是麻木的、空的,没有觉知的,什么感觉都没有。

有感觉的时候就是焦虑、难受、恐惧、无助、空虚。为什么会这样?因为心成长是需要爱的,如果我们的家庭只能把孩子的身体养大,但是无法给还孩子提供情绪价值滋养孩子的内心,那这个孩子只是身体长大了,心是完全没有力量的。

经历过这样的人,别说是青少年,大部分成年人都在梦游,只能打份工养活自己,其他时间就不知道要干嘛,只能靠刷手机打发时间,完全没有自我成长的意识,因为心没感觉。唯一的动力,是来自身体的欲望,性欲、物欲、食欲,但是欲望的力量不持久的,所以不管做什么都是半途而废。只有把心激活,生命才恢复活力。

随手点关注,祝您月入十万。如有侵权,告知立删。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