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娱乐 >

今年最离谱的网红热搜,没有之一

2023-02-09 16:22作者:147小编娱乐 0人已围观

摘要今年最离谱的网红热搜,没有之一...

世界之大,无奇不有。

德国有个小镇,全员自称中国人。

图源:小红书截图

前段时间,这篇小红书帖子火了。

你没看错,在遥远的亚欧大陆另一端——地处德国巴伐利亚州的“迪特福特小镇”。

这里的居民疯狂地热爱着中国文化。

打开凤凰新闻,查看更多高清图片

这个小镇面积不到79平方公里,人口仅6000人左右。

不仅有中医诊所、中国博物馆、太极拳课程,甚至,连他们的城歌,都叫做《巴伐利亚的中国人》。

在这里,中文是他们的官方语言,还有专门的“中文学校”。

尽管大部分居民只会几个简单的词语,但他们还是会因为讲中文而感到自豪。

每年2月左右,迪特福特过“中国年”,简直比我们还热闹!

花车游行;

舞龙舞狮;

踩高跷表演。

小镇随处可见窗花、彩旗,所有人在这一天开心地大喊着“我是中国人”。

更厉害的是,他们还会在节日里擢选“皇帝”,登基上位,并在庆典的尾声宣读《告臣民书》。

“福高帝”

而这项传统,他们已经持续了90多年!

不是爱新觉罗大清复辟,也不是一母同胞认祖归宗。

而是当中国文化走出国门,世界为之倾狂。

不只是迪特福特。

今年,随着疫情形势的好转,海外各国过春节,一个比一个地道。

大年初一,英国伦敦特拉法加广场人山人海,锣鼓喧天。

梳着麻花辫的英国小姑娘们,身着红底金花的陕北棉袄,敲着欢快的小腰鼓,跳着整齐划一的舞步;

图源:@伦敦小季

抱着金元宝的财神爷和蔼地和大家挥手;

图源:@伦敦小季

甚至还有刷着长睫毛的“国宝”美羊羊,也在游行队伍里娇俏地扭着屁股。

图源:@伦敦小季

另一边,一头彩狮灵活地腾跃在一个个高耸的木桩之间,时而俯身眨眼,时而摇头摆尾,引得现场观众阵阵赞叹。

图源:@伦敦小季

一旁吃着棒棒糖的小朋友,也有模有样地展示着他学到的中国功夫的一招一式。

图源:@伦敦小季

所有人无不高兴地互道祝福“Happy Chinese new year(中国新年快乐)”。

海峡彼岸的法国也同样热闹,巴黎华人区的彩妆游行,不仅有传统的中式表演,还有新奇的非洲方阵。

图源:@杨天TVT

远在南半球的澳大利亚墨尔本民众,则表演起了水上舞狮,将舞狮内卷出了“新高度”。

图源:@南半球的两小只

我们真切地感受到,所有人都在庆祝中国年,全世界都沉迷于那抹“中国红”。

把国际友人迷得七荤八素,引发海外集体狂欢的,不只是春节。

早在2015年,在文学界处于鄙视链最底端的网文,就成功“出海”,俘获了大批老外的心。

在美籍华人创建的专门翻译中国网络小说的网站“Wuxiaworld”上,小说《盘龙》好评率高达91%。

甚至有个流传甚广的故事,说一个美国瘾君子,连追5部《盘龙》后成功入坑,从此开始了漫漫追更路,不到半年时间,成功戒掉了毒瘾。

小说《盘龙》被翻译成英文

越南的小说网站上,畅销榜单前100名几乎被中国网文占领。

那段时间,越南甚至立法,禁止中国网文输入。

除了美国和亚洲,法国、俄罗斯、西班牙等世界各地的中国网络小说翻译网站纷纷出现,传播之盛足以媲美韩国偶像剧、美国好莱坞电影,以及日本动漫。

在网络文学的影响下,外国人不仅沉迷修仙、互称道友,也难逃霸总情深、娇妻楚楚。

阅文集团海外门户起点国际(Webnovel)首页

而国产影视剧在海外的表现也不遑多让。

从最早的1986年版《西游记》、1994年版《三国演义》海外热映,到如今《人世间》、《开端》等走出国门,国剧“出海”不仅规模越来越庞大,风格和题材也更加丰富多元。

今年春节,国内口碑和票房双高的《流浪地球2》在欧美等地一经上映,票房便冲进北美前十。

知名影评网站“烂番茄”上,“小破球”评分8.1,观众好评度高达97%。

电影资料网站IMDb给《流浪地球2》的打分

如今,视频网站上,处处可见“汉化”的外国人:

身穿水袖长袍、随着《牵丝戏》翩翩起舞的乌克兰小哥;

蓄着长发,一身仙风道骨演奏二胡的法国乐师。

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在加入这波“中国热”。

中国文化,在全世界“杀”疯了!

小in托腮——事情好像开始变得不简单了。

当中国文化“野”出国门,事态却开始以意想不到的方式,嗯,走歪。

外国友人探索中国,逐渐离谱。

时至今日,究竟是谁第一个把“wocao”“niubi”带出国门,早已无从考证。

但当国际名导昆汀在一档节目里自信解释“牛逼”,对面的主持人大受震撼时,我们知道,这里面一定有姜文的功劳。

有时候,奔赴是双向的。

2008年,两个曾在中国生活了5年的美国人,在东方“国粹”里大受裨益,立志将其编撰成书,授业解惑。

于是,这本豆瓣评分8.2的《Dirty Chinese》面市。

从草X马到狗X的,从入门到进阶,深入浅出,娓娓道来。

外国人对汉语的活学活用,不止于此。

前段时间,随着电竞游戏在世界范围内的交流日趋频繁,“kale卡了”一词也被中国玩家带出国门,甚至被收录于维基词典。

老外们结合英文文法,将“kale”灵活运用:

去e加ing,“kaling”正在卡顿;

去e加ion,名词“kalion”卡顿;

加形容词后缀able,“kaleable”会卡顿的......

如果说中国话走向国际不足为奇,那下面这些“中国特产”在海外的走红着实让人摸不着头脑。

比如,老干妈。

国民酱料走出国门,成了媒体口中“调味界的奢侈品”。明星主动帮忙宣传,纽约时装周免费为老干妈代言。

在美国,西瓜、香蕉、雪糕......老干妈可以蘸一切。

比如,莲花蜡烛。

小时候嫌弃的土玩意儿,如今成功让200万外国人欲罢不能。

既能点火又能开花、还会唱歌,或许义乌都想不到,中国的滞销货,竟然在国外拥有了一片蓝海。

莲花蜡烛点火绽放的一瞬间,这位小朋友把过去十年经历的人生大事全想了一遍。

当然,“如 何 关 停 音 乐”也成功从中国噩梦越级成世界难题。

老外们终于拥有了国人同款痛苦——这玩意能在三个街区以外的垃圾桶还清晰地吟唱。

一夜间,外网上全是莲花信徒。

要说玩儿得野,还得是“冥币”。

疫情期间,冥币走红海外,怒刷存在感。很多欧美国家追悼因新冠去世的家人时,都开始烧冥币。

来自天地银行海外分行的冥币,一沓可以卖到5欧元,是国内价格的32倍。

老外们还给冥币取了新的名字——祖先钱。

或许是来自后代的诚意真的感动了祖先,冥币在海外之灵验,远超占星术、塔罗牌,大受好评。

有人说烧了“祖先钱”之后,拿到了巨额赔偿金;有的说得到了一笔飞来横财,中了大乐透;还有人说祖母给他托梦,告诉他家里煤气泄漏了。

最后,海外网友得出一个统一结论——烧这玩意儿是真管用。

除了这些“中国特产”,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在国外大行其道。

酒桌摇花手,一不小心就摇上了国际舞台。

世界各区「文艺复兴」,不管英爷还是美爷,花手一摇各区参战,不养闲人!

15秒切换30个动作,淘宝中老年模特拍照姿势也以某种奇怪的磁场,爆火油管。

不得不说,老外们舞出了韵味,跳出了精髓。

巴黎歌剧院旁的高级香水店,推门就听到熟悉的喊麦,瞬间宾至如归。

人在巴黎香奈儿,心还浸润在哈尔滨早市。

图源:@巴黎三区高圆圆

威尼斯的游船贡多拉,船夫一曲《纤夫的爱》,更是丝毫没有违和感。

快乐的是满船陶醉的国际友人,冤种的只有从灵魂深处跟唱的中国云南省威尼斯市游客。

奇葩文化在国外大火特火,中区网友们一边跟着造梗玩梗,一边说着“这可不兴学啊”。

中国文化出口海外,多少有点儿走歪。

但是,快乐,有时候就是这么简单!

其实,不管是正经的传统节日盛行,还是9块9包邮的“中式文化”出口走歪。

让小in感动的,都是当中国文化带着它深厚的底蕴走出国门时,有多少外国人一见倾心,深深震撼。

我们不同肤色,不同文明,但我们不问来处,不染世俗,如此欣赏着同一种源远流长而灿烂的古老文明。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荷兰“汉学家”高罗佩《大唐狄公案》

而如今,在国内,年轻人接受得了“韩流”,听得了“rap”,却独独说“欣赏不了民乐”“听不了戏曲”

——那取材自中国民间、讴歌百姓故事的民族之声。

源自中国的中药,却有70%的专利掌握在日本人手里,全球最大的中药企业也在日本,其产品远销欧美。

而我们,有上古神农尝百草,又有扁鹊华佗等神医。

“中医无用论”却在国内甚嚣尘上。

在中国,传统文化死于遗忘,中式美学在欧美国家主导的审美体系中逐渐迷同化失。

随之而来的,是刻板印象,是恶意丑化,更是有心之人的巧取豪夺和文化窃取!

记得那段时间,三只松鼠的广告模特、陈漫的摄影作品,使得“眯眯眼”辱华争议四起。

有人说,这是小题大做。

殊不知,我们抨击的,是西方定义的辱华符号,我们反对的,是有意逢迎的刻板印象。

我们丢失的,更是对自己形象的定义权和尊严!

当中国文化世界盛行的时候,文化战役和全民审美下滑,更是纷至沓来。

迪奥中长半身裙抄袭中国传统服饰马面裙,对设计的灵感来源闭口不提,装聋作哑;

韩国一而再再而三地试探国人底线,将中国传承千年的端午节据为己有;

法国品牌欧莱雅推出的护肤品,宣称灵感源于“亚洲24节气”,刻意模糊文化源头。

我们抵制的,是赤裸裸的文化抢劫。

法国留学生游行 抵制“文化挪用”

中国的文化软实力,想要被世界看见,首先是我们自己的文化认同和自信,匹夫无罪,怀璧其罪。

年轻人当敢于亮剑!

如李子柒那样,以一己之力呈现田园生活,传播民间技艺,以1410万订阅量刷新“YouTube订阅量”吉尼斯世界纪录,让肤浅而自傲的外国人看看什么是「中式生活美学」;

如UP主 @碰碰彭碰彭 那样,一筝一人一袭古装,将民乐奏响法国街头,让世人听到山谷幽兰、山涧泉鸣的「中国古韵」。

是啊,上下五千年的古老文明,二十四史严谨信实,唐诗气势磅礴,宋词一唱三叹;戏曲独树一帜,茶道修身养性,书画气韵生动......

岁月厚积成书,日月琢磨为笔,我们脚下的土地,有取之不尽的文化瑰宝。

小in会永远欢欣于“老外们”对中国文化的喜爱和二创。

八方来贺,为我倾倒,

泱泱大国,本就如此华采胸襟。

古罗马学者西塞罗曾说,

“一个人如果对自己出生以前的历史毫无所知的话,这个人就等于没有长大。”

为往圣继绝学,

承千年之精粹。

点个在看——

国之瑰宝,应引以为傲;古老文明,当生生不息。

监制 - ins生活

作者 - 彭彭

微博 - ins生活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