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娱乐 >

神剧一回归,两集飚上豆瓣9.7

2022-03-21 11:34作者:小舞娱乐 0人已围观

摘要回来了,回来了。 神剧终于回来了。 还没开播,豆瓣就有 超过3万人 标记「想看」。 刚播两集,评分飙至...

回来了,回来了。

神剧终于回来了。

还没开播,豆瓣就有超过3万人标记「想看」。

刚播两集,评分飙至9.7


为何能有这么高的热度和评价?


赶紧来看看鱼叔等了两年的心头好——

《我的天才女友》第三季

L'amica geniale


如果非要用一个词来形容《我的天才女友》系列,只有两个字——传奇

首先是传奇的原著

原著「那不勒斯四部曲」,已经在近50个国家出版,拥有全球超过1000万的读者。

第四部还曾被《纽约时报》评为「年度最佳图书」。


接着是传奇的作者

原著作者埃莱娜·费兰特,21世纪最受欢迎的意大利作家。

2011年,「那不勒斯四部曲」第一卷出版后, 「费兰特热」在全球指数级蔓延。

不论是广大读者,还是学术界、新闻界,都对她不吝赞誉。


同时,她也是最神秘的作家。

「埃莱娜·费兰特」其实是个笔名。

1992年以来,作者坚持匿名创作,拒绝公开露面。

身份未知,性别未知,真名未知。

在作者看来——

「书写出来之后,就不需要作者了。」


另外,就是这部由HBO出品的传奇剧集

《我的天才女友》这个剧名,取自于「那不勒斯四部曲」的第一部书名。

(另外三部分别是《新名字的故事》《离开的,留下的》和《失踪的孩子》)

IMDB评分8.6,烂番茄新鲜度高达96%


豆瓣分数更是屡创新高。

第一季9.3,第二季9.5


第三季刚播两集,涨到9.7


《我的天才女友》的故事,发生在意大利的那不勒斯贫民社区。

两个性格完全相反的女孩——埃莱娜莉拉,奇迹般成为了好友。

她们在成长路上,像两根彼此缠绕的藤蔓,相互依存,又相互竞争。

共同对抗着人生中看不见的压迫,以及挑战。


原著中,最为人称道的,首先是其对女性友谊真实而细腻的刻画

剧集也同样遵循此道。

不论是选角、文本、还是表演,都十分令人惊艳。


埃莱娜,门房的女儿。

她的性格,如同她一头柔顺的金发,乖巧腼腆。

学校里,她努力满足老师的期望,认真学习。

和人相处时,也温柔顺从,十分讨人喜欢。

实际上,她又是茫然的,不自信的。


跛脚母亲对她的打压,使她一直缺乏理想的「女性楷模」。

但一个女孩的出现,让她看到了光——

莉拉,鞋匠的女儿。


莉拉的家境,比埃莱娜还要穷困很多。

她天资聪颖,一年级就自学会了心算和写字。

虽然年纪小,却谁都不怕,捡起 石子就和欺负她的高年级男孩对打。


最让埃莱娜着迷的,是莉拉骨子里的坚定、勇敢。

莉拉永远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并且近乎狂热地去追求。

小学毕业时,她争着吵着要上初中。

即使爸爸把她从窗户扔出去,也绝不松口。


但贫穷就像是一根藤,缠住了莉拉的脚脖。

即使她天才如此,还是不得已,辍学了。

埃莱娜则得到了继续学业的机会。

两人走上了不同的人生之路,而友谊和竞争,却并未结束。


莉拉辍学后,埃莱娜似乎也失去了学习的兴致。

直到她发现莉拉利用街区图书馆自学时,才 突然有了危机感。

于是开始努力,终于在期末拿到了 全优。


这种竞争,还蔓延到了少女事无巨细的青春。

谁先初潮,谁先谈男友。

就连莉拉结婚当晚,埃莱娜都要拉着男友去荒地,只为跟上好友的步伐。


莉拉是埃莱娜的镜像,是她理想中的彼岸

埃莱娜以莉拉的思维,为自己的思维。

以莉拉的欲望,为自己的欲望。

追逐好友的过程,也是她逐渐构建自我的过程。


然而,《我的天才女友》的母题,还有另外一重——逃离

逃离她们的出生地,那不勒斯贫民街区。


因为在这里,暴力无处不在。

语言是暴力的。

人们交流时各种粗鄙的脏话,父母对孩子们的谩骂,还有女人争风吃醋时的歇斯底里。


肢体是暴力的。

丈夫打妻子,父亲打子女,在这里天经地义。

女人们甚至成为这种暴力的簇拥。

而富人对穷人的欺侮,更是常态。


最让人不安的,是性的暴力

有钱人家的儿子,把穷人家的女孩,强行拉上车,实施性暴力。

但围观群众没人敢说什么。

甚至还有女孩认为,这是一种荣幸。


莉拉和埃莱娜,在这混乱的街区度过了童年。

她们没有像其他孩子一样,被暴力裹挟。

而是勇敢的选择了反抗


莉拉的反抗,一如她本人,是热烈而狂放的。

当初追求学业,受到父亲的阻拦,她转而偷偷自学。

在鞋铺打杂时,她也没闲着,设计出了轻便结实的新型鞋履。

街区里的两个富人家族,因此都对鞋铺生意起了兴趣,想要入股投资。


同时,这两大家族的儿子,都疯狂爱上了莉拉。

其中一个,居然以性命威胁。

莉拉为了摆脱他,也为了鞋铺生意,果断选择了另外一个人。


富有恩爱的丈夫,蒸蒸日上的生意,看起来她似乎逃离成功了。

但谁知道,结婚当天,丈夫就把她亲手制的皮鞋送给了另一个家族,就为了生意来往。

同时,丈夫继承了他父亲的暴戾。

只要莉拉有一点不顺他意,就是一顿打骂。


莉拉这才发现,她的哥哥和爸爸,本质上和她丈夫,和那个混蛋,都是同一类人。

他们脑子里只有一件事,成为有钱人,更有钱的人。


在他们眼里,女人是工具,是东西,随时可以牺牲来换取更大利益。

只要让她们穿得漂漂亮亮,生个孩子,当个无条件服从的附庸就可以了。


金钱至上的婚姻,注定是失败的。

莉拉转而追求婚外的爱情

她与文雅博学的尼诺疯狂相恋,二人后来私奔。

但尼诺找工作连连失利,对她也越发刻薄,最终还是离开了。


后来,莉拉又怀了孕。

于是,她 重新回到有钱的丈夫身 边。

决定专心做一个家庭主妇,把全部精力都倾注在孩子身上。


丈夫其实也早就有了婚外情。

并且回家越来越晚,这让她觉得岌岌可危。

她倒是不在乎丈夫的爱,她怕的,是失去养育孩子所需要的房子和钱。


直到丈夫的情人怀 孕,找上家门。

莉拉留下个字条,便带着孩子去了远方。


她再次逃离了。

她的反抗,从来都是这样毫不迟疑。

但也仿佛一把利刃,一团巨火,在撕毁对方的同时,也把自己折磨得遍体鳞伤。


与她相比,埃莱娜的反抗,则显得更为被动

从小,埃莱娜就迷恋莉拉。

小学时,莉拉曾经说 「我要读书,这样就能写书赚钱」。

这句话在她心里埋下了种子,让她不自觉地把读书与金钱划上了等号。


埃莱娜在莉拉的竞争和帮助中,一路上了高中,且成绩优异。

但听闻莉拉即将结婚时,她对学习也失去了动力。

既然自己也会嫁给当砖瓦工的男友,那还学习做什么呢。


然而,在好友婚礼当天, 埃莱娜就已经看清:

嫁给街区的男性,不是出口,而是坟墓。

她第一次萌生了强烈的欲望。

她想要逃离这个街区,逃离那不勒斯,逃离这个粗鄙的世界。


埃莱娜童年的暗恋对象——尼诺,则让她看到了另外一种可能性。

尼诺也在那不勒斯贫民窟长大,后来搬走。


埃莱娜在高中和他重逢时才发现,他已是学校的风云人物。

他成绩好,文笔好,而且思想深刻,不惧权威,与街区的其他人完全不同。


埃莱娜的爱恋重燃了起来。

她也迷迷糊糊地意识到, 似乎只有拥有知识,才能免于莉拉遭受的那种暴力。

于是,她决心要像尼诺那样提高见识,努力读书,以赢得他的尊重。


但是,尼诺和莉拉的婚外情,彻底打碎了她追逐的镜像。

她迫切地想要远离那不勒斯混乱的一切,想要为自己而活。

她决心去比萨读大学。


在大城市比萨,埃莱娜认识了出身上流的男友。

男友给她买衣服,带她旅行,让她开阔了眼界。


但男友退学离开后,光环退却,她再次被打回了原形。

她与大城市的联结被切断,又成了那个来自贫民窟的外乡人。


埃莱娜又想起了尼诺的女友,一个大学教授的女儿。

她意识到,自己和那个女孩之间,天然存在一个鸿沟。

不论她有多少知识和金钱,都无法弥补。

那就是阶级


不久后,埃莱娜偶遇了一个同校同学。

这人出生于意大利精英阶层,地位显赫;同时为人正派,学识丰厚。

埃莱娜尽管不那么爱他,但还是接受了他的求婚。


至此,莉拉出走他乡,埃莱娜完成了阶级跨越。

二人真的已经逃离了,那个充满暴力的那不勒斯贫民区么?

这正是第三季要回答的问题。


莉拉离开后,在一个屠宰场当工人,挣钱糊口。

但她发现自己面临的暴力,一点都不比之前少。

工厂主对工人的剥削是无穷尽的。

莉拉每天累死累活,只能拿一点工资。


同时,男工人公然对她讲黄色笑话,还趁机揩油。

工厂主更是私下里对她进行性侵犯。


可工厂主不知怎么,欠了大家族的高利贷。

大家族兄弟来了,并对她出言不逊。

莉拉气愤地冲上去,但瘦弱的她怎么是对手。


莉拉当即脱下工作服,辞职离开了。

她颤抖着奔到海边,对着空气拳打脚踢,歇斯底里。

「滚!你走开!帮帮我!」


黑色的海,黑色的风,黑色的乌云。

莉拉的逃离,再次失败了。

一股看不见的压力,仿佛在无限扩张,无边无界。

令人窒息,可又无从反抗。


那么埃莱娜呢。

埃莱娜出版了一部小说。

老古董评论家们,以权威和理性为权杖,认为这些小情小爱不具有任何价值。

而许多男人也因为小说中的「过火描写」,默认埃莱娜就是放荡的。

一个拥有艺术造诣的画家,还企图与她强行发生性关系。


同时,埃莱娜也偶然间发现了白月光尼诺的真面目。

他凭借自己大学教授的头衔,英俊的外貌,不凡的谈吐,与众多女孩在一起。

在她们有了孩子后,又抛弃了她们。


至于让她成功完成阶级跨越的婚姻,一个镜头已经暗示了其结局。

在男友拿出戒指时,她表面上接受,还主动亲了男友。

但想象中,她却被人卡住了脖子,被逼着戴上了戒指。


这个强迫者是谁,是父母,是男友么?

不,是社会规则这个「大他者」。

在「那不勒斯四部曲」第四部的封面上有这么一句话:

「我的整个生命,只是一场为了提升社会地位的低俗斗争。」


埃莱娜归顺了社会规则,认为阶级跨越帮她实现了逃离。

但很快她便会发现,这仍然是徒劳。

她,一个贫民窟出身的女孩,在精英阶层里,仍然只能被看作「一朵别在纽扣上的花」。

埃莱娜的婚后生活仍然是悲剧的。

她的自我,仍然会被丈夫倾轧,被阶级侵略。


第三季的故事,发生在1970年代,女性主义浪潮正在席卷全球。

可喜的是,埃莱娜显然已经萌芽了这种意识。

尼诺在她面前提起莉拉时说:

「莉拉有问题,脑子和身体都是,性方面也是。」


埃莱娜听到这,已经开始思考:

「凭什么是他来说:你有问题,你还可以呢」


这才是第三季的主旨。

暴力,不会因地域、阶级、人的转变而消失。

它只不过换了一批人,换了一种形式存在。

而权力从来只能主动争取,无法被动让渡。


波伏娃在《第二性》中有这样一段名言:

「男人的极大幸运在于,他不论在成年还是在小时候,必须踏上一条极为艰苦的道路,不过这是一条最可靠的道路。

女人的不幸则在于,被几乎不可抗拒的诱惑包围着。她不被要求奋发向上,只被鼓励滑下去到达极乐。

当她发觉自己被海市蜃楼愚弄时,已经为时太晚,她的力量在失败的冒险中已被耗尽。」


埃莱娜无疑是幸运的。

她在莉拉的推动下,从未停止斗争。

莉拉的优秀,鞭策着她前进;莉拉的失败,则免于她堕落。

而她们的友情,则是荒原里的火炬,是斗争时的号角。

也让我们在其中凝视自己,唤醒我们内心深处的生命力量。


全文完。

Tags: